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专业社团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探析

2017-10-2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教育全过程;同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些对高校专业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科技苑专业社团为例,分析阐述专业社团单导师制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究构建“辅导员+专业教师团队”的双导师制指导模式,促使专业社团第二课堂育人作用的更有效发挥。
  [关 键 词] 专业社团;双导师;指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1-0022-02
  科技苑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学生,以专业为背景,依据专业兴趣,在学院团总支的统一管理之下,自愿组建而成的以专业知识拓展学习、交流为主要形式,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的学生社团组织,在带动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社会服务意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院学生第二课堂的有效载体,也是学院选拔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选手的集结地,更是凝练学生创新成果的重要孵化基地,科技苑各专业小组指导教师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科技苑社团管理模式
  (一)组建模式
  科技苑社团是在专业指导教师明确的创作意向之下,由对该创作意向具有学习和参与兴趣的学生自愿组建而成的指导性组织,以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多元化需求。目前已创建了覆盖学院全部四大专业的五个科技小组,全院有143名学生参与其中,该创建模式与传统意义上主要由学生负责组织、传承的自发性社团大相径庭。
  (二)管理模式
  作为学院重点打造的专业社团,学院从活动场地、活动经费到活动设备都给予科技苑各专业小组大力支持,并由学院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和社团章程,由学院分团委、学工办负责社团的日常管理,并定期对社团指导教师和学生成员进行目标绩效考核,以创作成果的质量与数量来确定绩效奖励标准。
  (三)运作模式
  科技苑社团各专业小组参照企业项目(服务)化模式运作,指导教师负责具体指导社团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专业学习与交流以及技能大赛等活动。
  (四)指导模式——导师制
  科技苑社团指导教师目前采用的是单导师制管理模式。科技苑社团的每个专业小组都是基于指导教师的专业方向和创作意向组建而成的,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学徒制的一种较为典型的表现形式,因此科技苑社团导师专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比较强,创作成果比较丰硕,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成效较为显著。2016年,科技苑各专业小组共提交了11项科技作品,参加省级大赛五项,获金奖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成果颇丰,为学院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专业技能型学生。
  二、单导师制指导模式下科技苑学生全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专业教师担任社团的导师,虽然可以较好地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起来,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有着比较显著的成效,但在实践中这种指导模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一)教育指导功能乏力
  导师制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导学”。而科技苑各社团小组学生人数众多,单个导师指导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基本只能实现技能方面的指导,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也不能完全实现,更无暇顾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二)创新能力培养乏力
  科技苑各小组是基于导师的专业方向和创作意向组建的,项目内容较为固定单一,创新点不够丰富,学生更多的是基于教师的创作意向进行实验和实践,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社团的自主发展。
  (三)社团日常管理乏力
  专业教师在专业技能指导职责方面的能力与表现力较强,但在社团日常管理、正常运行以及活动组织方面不太清晰,也不太有条理,且时间精力有限,往往会制约专业教师指导社团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社团创新成果、活动业绩的获得。
  三、科技苑双导师制指导模式建构之设想
  (一)科技苑双导师制指导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求
  1.在2004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兴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对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作为社团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渗透到科技苑的各项活动中去。
  2.2016年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引领,构建起全面发展的人”。基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现实需求,专业社团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更符合实际要求。
  3.社团管理与技能指导是社团指导教师的两大职责,管理导师与技能导师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协同管理,更有利于促进科技苑健康可持续发展。双导师制的分工合作有利于导师时间和精力投入与分配的专项化,管理教师可以在社团日常管理过程中强化思政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这种密切的分工合作下,更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科技苑双导师制指导模式的建构
  1.双导师制指导教师团队的构成
  基于上述分析與思考,我们在科技苑试行了“辅导员+专业教师团队”双导师制指导模式,由两类导师团队共同负责指导社团活动,不是简单的人员叠加,而是团队间密切的分工合作。与之前的单导师制指导模式相比,这种指导模式注重由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团队分别从思政育人、社团管理和技能指导的角度全方位培育社团学生。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