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昌梅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技工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社会进步欠缺有个性、有能力的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能力比传授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特别是职业教育。以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學为例,详细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自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051-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灌输式”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缺乏自主能力,这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低。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必须充分掌握社会发展情况,转变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从而为国家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也是大部分学生所欠缺的能力。笔者认为,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秉承现代教学理念,创新综合采用协作学习、主动探索、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如在学习“Office办公软件”知识时,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加强实战演练,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自己编辑的文本中插入表格、图片,鼓励学生创新,如寻找如何快速插入图片的方法、怎样设计图片与文字的位置关系更美观、更便捷。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创作机会,引导学生不断开阔思路,去设想、去论证,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缜密性,提高整体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提高人才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维护知识时,教师事先在学生计算机上设置各种常见的故障,并介绍不同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维护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计算机出现的故障,找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如讲解信息安全知识点时,教师向学生阐述各种保护信息安全的原因与方法,然后让班级学生分小组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最终找出不同信息问题的不同方法。如此一来,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创造性思维都能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夯实了基础。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促进学生进步至关重要,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更多及时、先进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两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自学,从而充分掌握即将学习章节知识的重难点,提高学习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2)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自学。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具体讲到的知识,学生通过精读教材、查阅相关典籍、网络查询等方式进行学习。(3)如果课堂讲解的知识还有延伸、挖掘的部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然后在第二次课堂教学中,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现阶段,技工院校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有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计算机教学技能性强,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视实践教学,那么,学生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课比重,加强实践操作,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在多次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巩固,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技能体系,自信心大大增强,从而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高度凸显实践课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例如,在讲解Windows系统知识点时,教师可安排专门的一个课时,带领学生去机房进行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操作,一旦遇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予以点拨总结,如此,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对实现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关键一步,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邢超.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