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建平
[摘 要] 以多元化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的构建为切入点,对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教学评价改革进行深入探析。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多元化;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052-01
当下中职教育的目标与方向在哪里?直接来讲应该是学生就业。最受企业欢迎和青睐的职业技术人才是怎样的人才?是能走上岗位,胜任工作的人。所以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岗位上发挥出色是当前重要的课题。中职教育者最先要改变的理念就是将教学评价理解为简单的考试。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技术教材本身存在滞后的问题,完全依附于教材的教学与评价均已“落伍”,评价必须向学生岗位能力与核心技能方向靠拢;另一方面传统的上机操作与理论考试的评价方法,已经无法跟上现代社会与企业发展需要的步伐,只有个性化、多元化教学评价改革成为必然。基于此,本文结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实际,对多元化评價方法与形式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探析。
一、以岗位为目标的能力评价
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根本。所以评价也要紧紧围绕这两点进行。教师应根据中职教育目标以及考试大纲,以企业、行业岗位需要为基点,制订计算机专业岗位能力目标,实现评价模块的多元化。教师的教学全过程都将岗位能力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评价测试。
如在教学生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实战:每3~5名学生为一组,每一组代表一家设计公司,然后每个小组内应分别有设计人员、项目经理等角色,教师则是客户。实训流程为:每个项目实施前,由项目经理与客户进行交流,听取意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客户达成一致。然后由项目经理向每个成员(设计人员)传达客户要求,进行工作分配,由哪个组员负责哪部分的子项目设计,确定完成时间、完成质量标准。由项目经理在组内先进行分阶段测评,筛选出最佳设计,然后交由客户审阅,客户提出相应意见,再进行下一个项目。每个设计公司自己选出优秀作品,统一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客户进行竞标评选。
最后进入项目验收阶段:各个项目经理向客户和其他设计公司展示、汇报作品,汇报中要将本公司设计思路、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针对他人的提问,对设计中涉及的技术以及技术特点进行解释。然后开展互评,各自修改完善后,由企业技术人员以客户的身份验收,并评出最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二、以人为本地因人施教
评价始终是围绕人来进行的,评价的目的也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应表现在因人施教上。统一的、共性的考核内容是必要的,但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与知识,有针对性地展开多元化的检验、检测,以期让每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能立足当下,取得属于自己的进步。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专属自己的独特的岗位能力与核心能力。如在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验教学评价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类型的实验,分别进行评价:(1)模仿验证型实验,主要是学生上机操作,试验C语言检验程度与算法,或者是能模仿编写该类的题目,这主要是对基础性知识储备的考核。(2)自主设计型实验。让学生对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试运行结果等进行自主分析,并独立完成实验,这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3)创新思考型实验。以项目实训为主,会选择一些与实际问题联系密切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创新性的实验,这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以职业素养为本位的职场评价
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尽快从教室走到企业,从操作台走进工作间,让他们在岗位上学习,在职场中锻炼,接受来自于最直接的职业环境测试,是对他们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最好的评价方式。提前让他们进入到一个工作状态,熟悉、了解他们未来的工作,无论是专业技能上还是心理上,都会让学生尽快适应和接纳现实。如在学习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时,就可以让学生亲临某企业,为企业进行网络布线。例如,某公司位于一个楼层内,共有房间八间,公司要求网络信息点要有28个,其中14个数据点、14个电话语音点,除去仓库监控点要用屏蔽6类双绞线,其他均用超5类双绞线进行网络综合布线,要求网络必须能让所有的计算机、用户电话以及监控等电子通讯设备正常使用。在学生进行网络布线的同时,可以由相关的老师以及企业专门的电子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主要是对学生课程要求达到的专业技能以及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是否达标进行重点测试。这种完全转身于企业中进行测评的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完备的实训场所,让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都能得到实质的提高。
当各行各业都对人才提出了不同程度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之时,中职计算机专业评价也应顺应时世,,以实战替代考试、用竞赛促进学习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也应在中职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实践,唯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杨秀芳.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12):180.
[2]谢胜华.浅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多元化评价的实施[J].新课程(中旬),201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