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雪松
[摘 要] “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更加注重信息资源的利用。电子商务本身是互联网和商务结合发展的产物,电子商务教学更应该以网络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有效运用互联网工具和资源,拓宽学习范围、拓展专业技能。
[关 键 词] 中職;互联网;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179-01
笔者将以“电子商务运营基础——项目二‘店铺的装修’”为例,反思本课程在网络教学平台下的信息化教学开展与成效。
一、扩充学生“学习资讯”来源,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本课题——“店铺的装修”主要讲述了有关图片素材的规划、商品图片的美化和店铺装修页面设计的方法,让学习者初步掌握图片的处理方法和网络店铺装修,为店铺带来更多的点击率与转化率。课程教学按照任务组织关键知识点技能,介绍了任务完成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把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培养应用能力。
课前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收集素材。要求学生先浏览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第三方运营平台上排名较前的店铺,学习优秀店铺页面装修风格特点,找到自己喜欢的版式进行模仿。到“图片之家”等网站上获取各类店铺装修需要的素材。
校内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将本课相关的微课视频、课件PPT等教学资源放到平台上,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习知识点后结合教师的课前任务,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看到教师提供的资料(包括教案、学案、课件、拓展资料等),下载素材、上传作业、向教师提问等。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可以摆脱传统教学场地的桎梏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学习进度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
除了从网络上获取图片,师生们还用数码相机、拍照手机等电子设备自己拍照,通过PS技术设计制作需要的图片。
多媒体机房则提供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和课程中需要的教学软件。
二、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活动的主线,在任务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策略与技能
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设计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教学设计一般的流程,而且还要设计学生学习流程,引导学生完成作业并给予反馈。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应是简单的教科书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而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或活动项目。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布置学生分组完成一个网店店铺的装修任务:店铺首页加上3~5张商品详情页,具备基本的销售功能;图片处理和页面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点击,店铺能够获得一定流量,争取产生销售转化。经教师观察,学生在分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过了组内分工、协调合作,都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较好地达成学习目的——网店装修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练习。
三、本课信息化教学效果反思
(一)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进行到综合练习阶段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网络数据反馈,优化网店首页、主图、宝贝标题详情页等要素,进行综合策划。将课程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后,这个阶段如果学生对知识有缺漏遗忘,可以到网络教学平台查阅教学资源,自行补缺补漏。遇到不理解的情况可以在线和教师、学生交流。在任务压力下,平时学业不精的学生必须查缺补漏。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就给了他们很便利的复习回顾渠道。学生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学习有利于良好习惯养成——明白平时积累的重要性。
(二)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达成“协作”与“共享”
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地实现各种协作学习。学生将搜集到或拍摄制作的商品图片、网店装修素材放到资源平台上共享,互相学习比较,互相借鉴探讨,互相指导评价。教师除了在平台上传资料供学生学习,还可以批改作业、答疑解惑,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课程管理将其他上这门课的教师作为共享者加入这门课程中,一起完善该课程的建设,共同促进提高。
(三)能够对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直观了解,做到学校、企业、社会多元评价
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作业,学生可以多次提交、修改;教师在平台上观察学习任务完成进度和质量,并给出中肯的评语,会促进一部分学生修改订正自己的作业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通过平台很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不仅简单看学生取得的成绩,还可以关注到作业体现出的不同动机趋向和努力程度等。
网络教学平台上能方便地设计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表,方便教师分发、回收、统计,并且可以自动统计、提高效率,使评价体系能真正地实施。学生将完成的作品放在教学平台上,提供账号给家长和企业,做到学校、企业、社会多元评价。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培养,顺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勇于尝试、实践创新,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英.《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项目教学探析[J].电子商务,2015(4):74-75.
[2]张巧玲.《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电子商务,2013(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