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机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

2018-02-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闫世伟
  [摘 要] 中职机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此次研究主要阐述信息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机械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185-01
  在中职机械教学中,有非常多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因此,为了改变此种教学问题,教师有必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此提升中职机械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一、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如果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必将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在以往的机械教学中,教师普遍是按部就班地讲解理论知识,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一,并且机械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复杂,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职机械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信息技术,学生的各个感官充分地被调动起来,还可以丰富机械教学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不可替换的优势,其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声音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机械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亲身体会到现场操作的感受,对学生对机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机械零件装配过程”等知识的讲解中,受到教学条件影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零件拿到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而利用信息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学生便可以观看到每一个机械零件的装配过程。直观的形象,配上生动的讲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中职机械教材中,有非常多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如果教学手段不适合,很容易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机械设备模型和机械零件数量比较少,很多知识都需要结合模型,学生才能够透彻理解。由此,缺乏直观和实践的教学,即便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充分,也无法熟练灵活地运用。随着信息技术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帮助教师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信息技术还可以使机械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将复杂抽象的机械知识,以生动的形象展示给学生。不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富有趣味,,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切割体视图剖后结构,属于非常重点的教学内容。由于此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讲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对物体进行分割处理,然后进行动画演示,使学生能通过大屏幕直观地观看到物体的分割和移除。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知识,加深了对割体视图剖后结构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学生对机械知识的学习是否具有主动学习意识,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会对课堂教学进度造成影响。所以,在中职机械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起到引导和组织作用,但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盲目地讲解,学生则被动地听讲,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学生无法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而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能够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为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必须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作业,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主查阅资料或者网络,独立解决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时,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生动的图片或者视频,使机械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长此以往,逐渐提升主动学习能力。
  四、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中职机械教学中,能够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互动式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宽松,富有趣味性,还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体会中职学习的乐趣,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比如,在机械制图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作用,合理运用Master cram 或UG等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以便于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三视图的知识点。此外,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的屏幕,还可以为学生展示立体图形的各个方位,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散思维,以更为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促进学生机械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机械技能的提升。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生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机械知识。
  参考文献:
  [1]李风华.中职机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J].知识经济,2016(15):164-165.
  [2]石磊.创新应用,促进发展:中职机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176.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