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浩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专业的职业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动建筑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建筑专业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有待更新,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技能素养有待提升,评价模式有待完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就业质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增强专业实训教学项目开发和研究将是以后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 键 词] 技能;质量;实训;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188-02
一、实训项目开发的背景
溧阳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2016年,我市建筑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建安市场,全市建筑业经济指标稳步增加。全市建筑业完成施工总产值600.8亿元,占常州地区总产值的44.3%;完成入库税收12.33亿元,占市级税收的比重达到21%。全市目前共有建筑企业252家,其中一级29家、二级89家、三级118家、劳务及一体化16家;建筑行业现有注册建造师4475人,比去年增加585人,其中一级建造师983人、二级建造师3492人。全市施工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14家、超30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60亿元的企业有3家。
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长期的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后由于资源整合、职业教育的调整和重新规划等历史原因,专业发展受到了影响。因此,,根据地方经济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加强该专业建设、构建体现“动手有技能、袋里装多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建筑安装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5年11月,学校建成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以下简称“建筑模型”),该建筑模型在指定位置现场制作,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骨架及节点展示均使用真实的建筑材料。建筑模型将教学必要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四种结构类型,按从基础到主体、屋面、装修、水电、消防六个分部分项工程集合一体,按工艺流程裸露展示,仿真了实际施工环境。依托该建筑模型,学生可以做到“不出学校,尽览全部建筑节点”,可自主参观学习,可实际操作。教师既可实施专业理论教学,又可实施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和项目检测、考核,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二、基于模型实训项目的开发思路
(一)建成建筑专业实训教学体系
基于建筑模型的实训项目开发与研究是以学校1 ∶ 1建筑模型,重新梳理专业知识,仔细分析岗位能力,重点确定实训技能目标,创立连续的、全面的、以工作岗位内容为任务的“一个前期、六个必修、四个选修、三个拓展”的实训教学体系,见图1。
(二)形成实训项目开发模式
基于建筑模型的实训项目开发过程中,以1~2个实训项目开发作为案例进行重点分析,编制样张。专业教师团队分工协作,分阶段地研究14个实训项目的开发过程,及时总结实训项目开发经验,逐步形成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项目开发模式。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各个学科可以参照实训项目开发模式,研究和开发符合自身学科需要的实训项目,满足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的需求。
在建筑模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实训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环境,完成的是实际的工作任务,再通过实际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考核学生的实训成绩,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素质、满足岗位要求、提高就业水平。
根据学校的教学设施环境,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开设“综合实训”课程,实现教学和工作岗位“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三、基于模型实训项目的开发内容
(一)研究建筑施工专业实训教学体系
基于建筑模型的实训项目开发与研究是以学校实体比例建筑模型为实训基础,通过一系列理实一体化的实训项目,融入绝大多数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总结实训项目开发,积累经验,为实训教学的长期研究打下基础。
(二)编制基于建筑模型的实训教材
基于建筑模型的实训教材的编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实训教材包括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报告。实训指导书应详细编写实训目标、要求、过程、要点和实训考核标准,不但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并且能做到内容浅显易懂,保证实训过程中的实用性;实训报告设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实训答辩题和实训日志,保证学生“乐学”。
四、基于模型实训项目的开发步骤
本次课题的研究操作采用从整体到分项,从个例到所有,分层次、分步骤、分项目推进,见图2。
五、基于模型实训项目的开发过程和措施
在学校专业教学的背景下,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建立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实训项目教学体系,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做到學以致用。
(一)明确调研目标,组织调研过程
如何确定实训项目内容,首先应对现在的企业用工需求作一定的了解,课题组从对建筑行业企业、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调研中进行分析,为实训项目建立提供现实依据。
(二)整理调研材料、分析调研结果
对建筑专业学生的调研,绝大多数是毕业生认为如果学校的教学也能模仿施工过程、按照施工顺序进行项目教学,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肯定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对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和项目部技术人员的调研,在谈及中职学校毕业生能力时,许多人认为学生应该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师的调研,85%以上的建筑教师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毕竟大部分学生起初的工作岗位是操作岗位而不是管理岗位,只有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能力、操作技能、操作规范,才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快速适应社会。
(三)分析模型场所、划分实训区域
根据调研所得的建筑专业首岗和主要迁移岗位的能力要求,我们把建筑实景模型划分为基础展示区、砖混结构展示区、框架结构展示区、室内外装饰展示区、钢结构展示区、脚手架展示区、屋面展示区等。
参考文献:
[1]俞宝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建筑专业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建设[J].科技风,2015(17).
[2]姚岚.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衔接的学历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华章,2014(20).
[3]张健.职业教育的对接、衔接与整合[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