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校办公软件实训教学探析

2018-02-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史永丽
  [摘 要] 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使用也有了重大进步。“互联网+”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现在,人人谈“互联网+”生活,各个企业用“互联网+”模式,因此“互联网+”也给中职学校办公软件实训的探索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企业对职工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简单介绍了从实训目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实训步骤和实训成效等方面对中职学校学生办公软件实训的探索。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办公软件;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187-01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运用计算机获取各类知识,熟练操作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协作、自主学习,最终成长为一名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该结合专业方向,联系具体社会现实,组织开展各类实训活动。目前,电脑已经走进家家户户,企业更是已经全面实行电脑办公,由此可见充分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技巧的重要性。
  一、实训目的
  办公软件实训的目的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学习,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文档、表格和演示文稿进行排版操作,拿下国家一级或一级以上证书。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在实训周开始前大力号召全校教师从道德、安全文明操作、实训日常行为准则、专业素质和学习技巧等方面教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的不同,因材施教。对学习能力达不到实训目标的学生,可以督促其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达标;而对学习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发展,参加国家信息产业部下设的相关考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发展自己,能够学能所用。
  二、目前办公软件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每次实训活动结束后,我们都广泛征集师生意见,结合教学成果进行自我检查。根据学生反映出的问题,结合教师反馈,目前我们的问题在于:
  (一)师资力量不全
  师资力量不完备大大制约了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调查发现,当前中职学校正式在编的实训教师队伍短小,而随着国内大学的扩大招生,中职学校的学生逐年增多,这就出现了实训时教师不能全力全面地照顾指导到每一个学生,一些教师没有注意到的顽疾积重难返,学生跟随这些错误走入学习误区,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二)学生基础薄弱,不能学以致用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接收到一些学生的反馈,说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觉得对教师教授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性方法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把握,然而在实训中真正面临自己动手操作时,常常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这都是学生在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课后不具体巩固理论知识加深记忆而造成的,从而导致基础薄弱,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无法面对具体问题在脑中提取相关知识进行应对。所以,在日后的专业理论课堂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打好基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深记忆。
  三、对办公软件实训教学的改革
  (一)自主编写实训教材
  目前市面上的中职学校办公软件实训教材品种繁多,但多数都内容陈旧,脱离社会现实,不具备时代性和实用性。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多与有关专家学者沟通,,组织本校优秀教师自行编写符合本校实际的实训教材。这些教材针对性强,实用性高,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办公软件技能的发展。
  (二)高标准、严要求制定实训内容
  大家都知道办公软件主要由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部分组成。教师可以在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每个版块都至少上交两份自主完成的作业,难度要与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相符。只有在学校实训教學中严格要求学生,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企业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多年的实训实践调研中,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中职学校办公软件进行实训的意义。实训教学是理论与实际融合碰撞的有效手段,能够大大增强中职学生的实操能力,完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中职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明确实训目的、改革实训方案等一系列手段进行实训教学,学生能清晰地感觉到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基本都达到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今后更深入了解“互联网+”相关知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计算机办公软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愈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职学校开展办公软件实训教学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办公软件实训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寻找对策,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思考中不断发散思维,强化创新意识,进而使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梅建安.“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改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