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学生的闲暇教育研究

2018-02-2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曾贤玉
  [摘 要] 闲暇教育于中职学生而言意义非凡。中职学生闲暇时间充足,但闲暇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闲暇意识不清;手机成瘾、闲暇活动单一;学校闲暇教育投入不够的问题。在阐述闲暇教育的内涵以及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中职学生闲暇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培训优秀闲暇教育师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意识;适当开发闲暇教育课程,加强闲暇技能培训;充分调动家长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开展闲暇教育。
  [關 键 词] 中职学生;闲暇教育;闲暇时间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018-02
  教育不单单要教会人生存,也要教会人消闲。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教人生存”和“教人消闲”的重任,中职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要关注学生的闲暇生活,把闲暇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除少数参加对口升学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的学习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中职阶段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人生格局,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中职教育阶段进行闲暇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一、闲暇教育的内涵
  闲暇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出自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把闲暇摆在了至高重要的位置,曾说:“拥有闲暇时间才有幸福可言,正确地利用闲暇便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础。”我国早期的教育教学专著《学记》也记载了关于闲暇的思想“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提倡敬德修业的同时结合闲暇游玩。1965年1月,在布拉格召开了关于闲暇教育的国际会议,将闲暇教育纳入发达国家视野。而正式将闲暇教育纳入全球视野则是1984年在法国巴黎开展的闲暇教育世界大会。我国在闲暇教育方面的研究最早则是张新平于1987年发表在《教育研究》期刊上的《关于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对于闲暇教育的理解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认同较多的是美国学者J.曼蒂的“闲暇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的帮助人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动态过程”。闲暇教育应当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即“关于闲暇的教育”和“闲暇中的教育”。闲暇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层面的闲暇教育包含在任意闲暇时间内以任何方式进行的强化人们知识、技能、能够影响人思想的活动;而狭义层面的闲暇教育单指学校开展的闲暇教育。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闲暇教育应当是学校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场合帮助学生树立闲暇意识、教会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闲暇时间,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二、对中职学生开展闲暇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追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学校在学习之余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的闲暇教育活动,既帮助学生获得闲暇体验,又丰富了课外活动,促使学生挖掘自我潜能,开发并建立各种兴趣、发展多元智力。
  (二)有利于促进个性自由发展
  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时代的追求。在闲暇教育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从而减少思想束缚,释放天性,放飞真实自我,本性得到充分展现,个性得以发展和解放,从而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化发展
  人都具有社会性,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与周边产生联系。通过闲暇教育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社会交往,拓宽了学生的交流渠道,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三、中职学生闲暇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双休日和国家法定假期的调整,一年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约为190天,有近一半的时间属于闲暇时间。而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娴熟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相对普通高中而言,中职学校学生学业压力较轻,在校闲暇时间也相对较多。据调查,在校每天有四个小时以上闲暇时间的中职学生达53.87%,休息日中每天的闲暇时间有四个小时以上的占79.68%。因此,总体而言,中职学生闲暇时间充足。但是,就闲暇教育而言,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生闲暇意识不清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大都为初中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中考成绩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内心又有强烈意愿继续深造而主动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还有一部分则是自暴自弃内心读书意愿不强,家长又不愿孩子过早进入社会而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校情况呈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有强烈上进心的学生为改变成绩差的现状而整天在教室捧着书本,即将正常学习等同于闲暇;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完全不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即便是正常上课时间也视为闲暇时间,睡觉、玩手机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学生手机成瘾,闲暇活动单一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学生群体达25%,其中10~19岁的群体达20.2%,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分别为37.3%、26.2%,整体而言,中国网民向低学历和学年龄段扩散。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心智相对不成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中职学生绝大部分配备了手机,调查显示,94.1%的中职学生携带了手机且有手机成瘾的情况,上网和游戏成了主要消遣方式。在日均手机使用时长方面:小于1小时的为15.1%,1~3小时的为34.6%,大于3小时的有50.3%。中职学生大部分闲暇时间被手机占据,闲暇活动单一,“无聊”“没劲”等成为校园里学生常态,因此,经常出现睡懒觉、打架斗殴、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设施、爬墙出去上网等不良行为,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行为。
  (三)学校闲暇教育投入不够
  学生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呆在学校里,封闭式管理下学生的闲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校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但是,在人力投入上,现阶段中职学校很多教师都是从普通教育转岗而来,颇受应试教育思维束缚,对职业教育的学生心理了解不够,在学生闲暇指导方面水平也有限。在物力方面,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人均活动面积变小,图书馆、运动场所等满足不了学生需求,闲暇设施方面缺乏。虽各学校每年也举办运动会、元旦晚会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但活动范围仅囿于学校内,对学生假期生活缺乏指导。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