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秀花
[摘 要] 职业教育包括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这三个层面能否形成坚强的教育合力,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最终质量。首先分析了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然后以学校教育为中心,阐述了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策略,目的在于为当下职业教育活动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家校互动;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021-01
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应当是立体的、多维度的,它不仅包括学校教育,更加包括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然而从当下职业教育现状来看,这三者之间并没有有机结合,造成了职业教育体系单一、薄弱的局面。本文希望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找到一条有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现状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呈现出无力状态
学校对社会教育的推广力度不够,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学校每年在3月5日开展“雷锋日”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但很多学生只是将这个活动当作一个释放的机会,不顾学校纪律,这便使其失去了最根本的社会教育意义。深入反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乃是由于学校缺少明确引导。
(二)家长普遍缺少家庭教育意识,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由于受到个人受教育水平、环境以及工作领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进入职校之后自己的影响力就下降了,继续教育工作应当完全放手交给学校来完成。不少职校都是寄宿制管理模式,导致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频率减少,这也从客观上削弱了家庭教育功能。
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策略
(一)明确学校教育定位
学校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前沿阵地,学校氛围是否民主和谐、教师是否尽职尽责,与职业教育最终质量具有密切关系。校园环境拥挤,教学设备不足,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不平衡,从而影响职业教育质量。同时,缺乏有力引导也会让学生轻视学校教育,影响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度。即便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惑,学生也无处抒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所长鞠青认为:“首要的是其所在学校采取措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改进的工作很多。”學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礼堂”,更是育人的中心,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给学生一片明媚的阳光,学校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职业学校应当明确自身教育定位,发挥学校教育的中心引导作用,从校内向校外延伸,积极主动与社会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结盟,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强合力。
(二)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毕业之后终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学校教育必须提前做好与社会教育的接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部分指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学校应当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就业实际需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本地优秀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的理解。这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又锻炼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对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社会生活具有很大帮助。
(三)积极推进家校互动
学校应该积极推进家校互动工作,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建立家校联系档案,掌握学生详细的家庭信息,包括父母的联系方式、家庭通讯地址、家庭经济状况等,为下一步家校互动奠定良好基础。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家长会、电话、邮件、微信、QQ等方式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受教育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促使家长从心里重视起家庭教育。其次,要注意阶段联系和全面联系相互结合的家校互动原则,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分阶段、分重点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制订学生教育工作计划。最后,应该定期进行家访活动,深入学生原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教育实际情况,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校教育活动。
总而言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只有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之间形成有机合力,才能增强职业教育质量,提高职业学校教育工作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刚.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J].文教资料,2006(30):80-81.
[2]才忠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9(1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