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芬 王磊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与职业应用能力相结合是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若能以创新创业理念为指导,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必将会对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产生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互联网+”;大学英语;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101-01
自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的概念: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求将英语课程同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关联起来,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实践,根据英语的学习目的和应用环境,逐渐派生出学术用途英语和职业用途英语。职业用途英语性质主要表现为:(1)在课程设计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注重语言、词汇、技巧、语篇、体裁与特定活动的适应性;(4)与通用英语形成对照。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中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精神的分支,职业用途英语教学更注重考虑结合学生在行业工作中的主要英语技能应用需求,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
国外各级教学教研机构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职业用途英语教学和课程体系,创办了如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News-letters等专门研究期刊,积累了大量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如日本提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要从“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的英语研究和交流能力。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语言学院提供的EBP(English + Business Program)课程就是将英语和商务结合在一起的职业特殊用途英语短期课程。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守仁教授在解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时强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融合,促使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实现有效教学。”要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分类”和“因材施教”“以适应个性化的实际需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指南》在课程设置上,将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分为了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在教学目标上分为三个级别: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并规范了不同级别中语言技能的要求。
早在20世纪末期,欧美国家就开始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育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成熟、完整的体系。以美国为例,其职业院校积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开发上重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能力素质和创业实务操作的培养。在线教学在社区学院等职业院校运用广泛,其平台成熟,资源完善。通过课程论坛、讨论组、聊天室,结合计算机网络和手机APP,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直接、更完善。近几年随着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信息化学习手段的兴起,国外的职业教育更是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这股信息化浪潮对国内的高校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众多高校和企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然而英语类课程主要集中在文化类。在中国知网上以“信息化教学”和“大学英语”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多达89,448条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经过抽取分析,研究热点多集中于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和英语应用能力,缺少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极少涉及专业英语职业技能和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
围绕职业教育,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托举创新创业能力的英语学习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对互联网资源和平台的利用与开发还远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对结合双创教育的内涵建设其理论探讨较多,缺少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在建构主义、语域分析、二语习得等理论的指导下,以“互联网+”为平台背景,构建结合移动互联网终端的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课堂。主要针对高职大学英语学习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分析、高职大学英语学习创新创业模型框架构建、学习参与者在混合式学习课堂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多元反馈体系的建立五个方面进行拓展研究。课堂主要分成以“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为主的两个阶段,由教室课堂和移动互联网终端(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三个平台构成。平台独立分工又紧密联系,兼可完成共同任务。学生在混合式课堂中以模块化的任务进行英语学习,任务设置应结合社会实际应用需求,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在课堂开发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实证研究,对实际效果进行测量分析,得出的结论应有助于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如何与职业能力相结合,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理论框架建设和实践研究分析仍处于探索阶段,属于前沿研究。研究成果将对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学文,,吴凌云,庄红.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外语,2011(5).
[2]祝珣.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1).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5).
[4]王姝睿.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学习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