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媛媛
[摘 要]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高职英语的教与学必须立足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确保语言课程的实用性与实践性。通过引入“行动导向”的教学,探讨了高职基础英语与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衔接的一种新模式。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100-01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实施中必须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和英语语言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种类,在课程实施中很容易把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起来,实现语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整合、建构和应用。但实际上,目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无论是在基础英语还是专业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都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由于课时有限,英语教学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教师课内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数控技术专业特点很难在英语课程中有所体现。这种“传授型”的教学方式,把英语教学与学习的重心落在了知识而非能力上,学生缺乏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来获取语言技能的过程,忽略了英语语言课程的实用性与实践性。所以,要改变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就应考虑变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构建更符合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诸多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中,“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在于把具体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强调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实践水平与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英语课程目标相契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弥补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不足,而且把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统一起来,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激发了学习兴趣。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来讲授课程内容,而是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组织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按照行业岗位工作实际要求组织教学,课程实施中全面体现对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数控技术专业开设的英语课程作为一门与数控技术行业背景紧密相关的应用语言类课程,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真实工作岗位上运用专业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课程实施过程只有尽可能地与数控技术行业完整的工作过程保持一致,才能获得专业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多种教学方法的集合,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把“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引入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英语课程,在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实施中就可以在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上考虑数控技术专业特色,突出数控技术专业行业岗位特点。课程实施过程也不再是单纯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将英语语言知识转化为与数控技术专业实践相一致的专业语言应用能力和技能。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数控技术职场、岗位工作活动作为教学场景,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在语言运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控技术岗位专业英语技能。例如,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结合学生未来職场、岗位要求,倡导“行动导向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在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实施中适度地将英语课堂职场化,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职场工作情境,同时兼顾“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语言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以专业英语听说技能为主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数控技术行业场景下的英语运用能力,并在课程实施中融入数控技术行业对英语语言能力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岗位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和交际,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可以说把“行动导向”教学与学习方式贯穿于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从课程整体设计上保证语言基础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并重,是实现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相衔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佩.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肖桂枫,彭丽霞.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3).
[3]刘艾琳.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方法研究[J].好家长,2017(29):218.
[4]王艳,赵春玲.以职业化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情景教学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17(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