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中英语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

2018-03-0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马琳 谢瑾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识读教学法已不适应多元文化、多模态的社会。阐述了培养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必要性,列举了语篇中的多模态资源,以及用案例表明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多模态资源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者数字化背景下的阅读能力。
  [关 键 词] 多模态识读;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104-02
  一、多模态识读产生的背景和必要性
  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全新的21世纪新媒介时代。人们不再单单通过传统的印刷文字而是通过听觉、视觉、手势、空间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一种全新的多模态(multimodal)表达形式,如视觉符号以及被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图表、字体、布局等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它们与文字共同参与意义的构建。因此,在新媒介时代非但以读写为主的传统识读能力不可或缺,多元识读能力更应得到发展。传统的识读逐渐朝着信息媒体识读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主要是以印刷形式传播,,一个人识字、能读、会写就可以应付自如;60年代以后,社会上大量信息通过电子媒体,如留声机、电话、广播、电视等传播,一个人除了具备传统的读写能力之外,还得具备批判性观赏和使用电子媒体的能力;80年代电脑科技兴起之后,一个人除了具备电子媒体识读能力之外,还得会用电脑进行文档处理和使用电脑软件;到了21世纪的数字时代,一个人除了具备电脑识读能力之外,还得会运用超文本语言,并能批判性地选取和分析资讯。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只重视语言文字,而忽视非文字模态,但是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人类经历多样化、意义表达方式多样化和思维方式多样化等客观现实使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单一的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难以满足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需要,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新一代的文盲。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如何阅读多模态语篇,即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以帮助学生适应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更好地迎接多元社会带来的挑战。
  二、书面语篇中的多模态资源
  要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首先要清楚书面语篇中存在哪些多模态资源。我们在书面语篇中除了语言文字之外主要还有以下的非语言成分。
  (一)传统的篇章配上特殊字体、排版等
  如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的每一个Unit是由warming,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sion,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这六部分组成。这些字体使用黄底白色斜体大字以区别不同的部分。阅读文章中的加黑字体则告知学生哪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新单词或新短语。插图和排版具有丰富的意义,可以把语篇的某些部分诠释成“有趣的”“激动人心的”“重要的”或“乏味的”等。排版表明语篇的组织方式。如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模块5,Unit13 EQ ∶ IQ 两篇文章左右排列。左面的文章讲述智商高的人在生活中未必一定會成功,情商高是很重要的因素。右面的文章讲述了为了在生活中能够游刃有余,高情商很重要。不像智商,情商会发生变化,学校需要开展相关的教育。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加深了学生对情商和智商的理解,重视对情商的培养。如果这两篇文章不放在同一页,信息互补阅读,那么它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图画、图表
  图画、图表作为多模态资源在语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资源是阅读课程的一个重要成分,可以让学生先看这些图画或图表,利用已有知识来进行预测,提高阅读效率。图画、图表对解释语篇有很大的帮助。晦涩的语篇部分可由图表或图画来解释;图表或图画的意义也会由于文字语篇而变得清晰。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6 Unit5 The power of nature 通过看图画,可以学习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产生的ash cloud,lava flow,crater等新单词,身临其境感受它的威力。同样,在这册书中Unit4 Global warming 文章中出现了140年间温度变化的图表1和40年间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含量变化的图表2。 即使没有阅读文章,看了图表学生也会马上得出温度的变化趋势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这两张图表帮助学生快速、准确了解大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语篇的整体意义,达到了有效阅读语篇的目的。
  (三)声音和体裁
  语音和语调可以传递给读者丰富的意义:快乐的还是悲伤的,严肃的还是调侃的。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编排方式,由此读者会对语篇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6 Unit2 Poems 中一首童谣的文字背景是简笔画的一辆童车,配上朗读者带有韵律、用歌曲的形式读出的这首童谣诗让人感受到诗中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俏皮可爱地哄着孩子的慈父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新闻报道体裁的文章将最有价值的部分置于导语中,在报道主体部分时会将最重要的事件首先报道。
  三、如何培养多模态识读能力
  现代语篇是多模态的,现代书面语篇中存在多种多模态资源,我们有必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以下是对一位教师参加区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的课堂解析,由此为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一)从文章体裁入手设计教学任务
  这位老师(称为C)拿到的是一篇新闻稿,主题是陕西举办的一次18岁的汉式成人礼。拿到这份材料后,C老师把材料以headline-picture-caption-the lead- the body的结构重新布局。headline为粗体大写,caption为斜体。不同字体的印刷体式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突出中心意义。而且新闻稿倒三角的特点让学上了解到最重要的事情要最先报道。这样的体裁特点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给后面的任务——模仿写作提供了模板样例。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