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成
[摘 要] 在《电脑音乐制作》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提升其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音乐制作;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110-01
随着电脑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电脑进行电脑音乐的制作已经不足为奇。电脑音乐制作指的是以电脑作为控制中心,利用MIDI技术以及数字音频等控制手段,以合成器、采样器等电子乐器作为音频终端的一种音乐制作方式。
《电脑音乐制作》的课程开始普及,但是教师对该课程的教授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在《电脑音乐制作》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提升其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简介和概括的反应,思维包括分析比较、概括归纳、推理等能力。而思维能力本身不是一种实际的能力,思维能力是用于指导自身的实践性行动的能力。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对自己获取新的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思维动机的诱发
只有有了思维动机,才会使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进行学习活动。思维动机可以激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应当担负起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的责任,在教学中发挥其引导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思维动机的激发应当贯穿于教学的整体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疑难点设定相应的问题,问题内容要与教材内容存在内在联系,并符合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顺序。问题的设定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进而形成连续的思索,在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通过问题的成功设定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音频编辑的教学问题为例,创设相应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如(1)在对两块音频事件片段进行重叠拼接时,除了采用在交接处淡入淡出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更方便、快捷的方法吗?(2)音频变化的使用有限制吗?最大范围是多少呢?(3)插入效果器中插槽的位置可以改变吗?在进行MIDI技术教学时也可以通过一些问题的設定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1)工作目录是什么,其作用又是什么?(2)工作音轨是什么,辅助音轨呢?(3)对一个音符画完音量控制的信息后,为什么播放到后面的音符就没有了声音呢?
二、思维方法的培养
通过思维方法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帮助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电脑音乐制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利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以及搜集获取的新的知识信息进行解决。在进行问题和知识内容的匹配时,需要学生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
(一)分析和比较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中会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以及新概念的引入。知识和概念之间存在区别,也存在联系。以都能控制乐曲速度的走带控制器、速度音轨编辑窗以及速度轨为例,学生对其使用容易混乱,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寻找各种方法的特点,使学生对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深度的了解,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容易搞混的概念知识单独提取出来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和比较。分析学生在使用时容易搞混的原因,及早避免学生错位思维的出现。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可靠的知识,养成正确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分析能力。
(二)概括、抽象思维
学生的思维特点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启发学生思维的“过渡”,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转变。以电脑音乐制作中弓弦乐器的制作为例,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教材获取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弓弦乐器的演奏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可以了解到弓弦乐器的演奏技巧、演奏声音,增强学生的操作意识。在进行电脑音乐的制作时可以帮助学生制作出接近真实的乐器演奏声音的音乐。
(三)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思维方法,是目标思维的对立面。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以均衡效果器的讲授为例,均衡效果器是对通过它的信号提升或者衰减某频段的电平,改变该频段和其他频段之间的相对电平,利用均衡效果器可以进行声音修正、声音个性化、声音融合等,还可以通过均衡效果器减少近讲音效的发生。近讲音效指的是乐器摆放的位置距离指向性传声器过近。近讲音效的消除除了要保证低频能量外,还要避免浑浊声音出现。寻找最为浑浊的声音可以通过均衡调整先做“提升”,之后再寻找“频点”,,最后恰当地设置均衡器。
(四)先泛读再精读,先他人后自己
学生如果想进行好的音乐作品的制作,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新信息的获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也在不断地更新,这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学习。对新知识的获取尤为重要,而大部分学生新知识的获取都是通过搜索引擎实现的,搜索的信息量较大,在进行信息筛选时比较麻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先达到大量的泛读,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后再进行精读,最后利用一定的方法融合整理这些资料。
在进行电脑音乐制作时需要满足客户的相关需求,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先他人后自己”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将“先他人后自己”的思维方法贯穿到日常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吴穗.电脑音乐制作》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大舞台,2011(12):255-256.
[2]方必聪.寻找音乐:音乐活动课案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3(4):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