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论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任务化教学范式

2018-04-2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克新 张丽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在培育健康的心理品性,而健康心理品性的培育需要受教育者的顿悟与经验重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性完全契合。基于两者的契合性,提出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务化教学范式,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化教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3-0086-0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大学生群体。而大学生群体属于成年人群,,已经经历过十多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就是说,当面对某种环境或某个事件时,作为成人的大学生都会有自己已有的认知方式和心理体验方式,只是这种认知方式或心理体验方式未必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因此,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方式和心理体验方式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达成非传统的知识传授所能实现。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直接经验的主动建构,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具有典型的理论指导价值。
  一、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理论精髓
  建构主义教学是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强调“要建构起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学习环境”[1]。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2]。
  从教的角度而言,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不再把知识传授视为主要教学任务,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应该扮演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角色,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从学的角度而言,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生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和解释现实,这种构建和解释是由他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他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理解不同,于是学生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精神世界”[3]。
  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心理健康课程属性的适切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属性上很具有特殊性,与其他的人文类或工科类课程均完全不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不是传授知识,也不是培养具体的技能或教会具体的技术,而是培育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显然,知识、技能或技术均属于已有的间接经验,具有可传授性。但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所有的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来到课堂上的,对已知生活世界也均持有自己的看法”[4]。所以说,心理品质的养成属于直接经验的获得,需要受教育者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引导下对以往的认知方式、情绪体验方式等心理感知能力进行经验重构。也即心理品质的培育只具有可引导性而不具有直接传授性。因此,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与经验重构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具有重要意义。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完全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属性。由此,讨论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务化教学范式很有建设性的教学意义。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任务化教学范式构建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任务化教学范式,其本质是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下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这种特定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范式,注重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和任务给定,强调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学生心理世界的主动重构、小组学习与朋辈启发等教学思想。以下将以递进式路径构建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务化教学范式的各个步骤。
  (一)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且情境的创设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样的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即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紧扣教学目标,更要兼顾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学习情境以满足学生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始终坚持,学习一定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的,在贴近真实世界情境条件下的学习,是学习者获得知识建构新意义的必要条件。实际教学过程中,既可以设计单一情境用于某一具体章节式教学内容,也可以设置贯穿情境满足模块化教学需要。
  那么,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服务于大学生的心理世界,而作为成人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的心理世界已然打下了十几年生活世界的印记并具有特定年龄特征的社会属性。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情境创设必须贴近大学生的真实心理世界,这种情境创设不同于简单的教学案例,它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情境设计中应包含能够布局学习任务点的可能性,以便于学生基于情境的思考而发生心理顿悟和心理经验的意义重构,如本班同学黄某来自农村,性格腼腆,在同班同学王某的强烈追求下,懵懂地走进了校园爱情,然而近日,男友提出结束恋爱,黄某因失恋而难以释怀,每当见到前男友与他的新女友出入成双时,心理阴影面积与日俱增,以致被室友察觉有轻生念头。
  (二)任务定向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任务设计是需要依托合理的情境创设而进行的。这里进行的任务设计,其本质是给学习者进行探究式获得经验重构而设定的引导线索。任务设计不能背离情境,任务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建构主义理论思想下所提出的学习任务的设计,不是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习题、练习、问答、作业或考试等,而是具体的、显性的、需要创造性地去完成的一件具体的事情,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承载着学生学习经验成功建构与否。依据单一情境或贯穿情境,则可以对应设计单项任务或综合性的贯穿任务。
  落实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以根据一项大的教学模块设计贯穿性的综合任务,如“为了一个失恋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的学生制定一份朋辈心理辅导方案”,这样的任务设计包含了大学生恋爱心理、受挫心理、心理危机干预三个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一个小的教学单元设计单项任务,如“针对黄×的轻生念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这种单项设计只是为了心理危机干预内容的任务化教学需求。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