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018-04-2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倪娜
  [摘 要] 通过回顾国内外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研究成果,分析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思辨能力教学现状,,以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为基础,尝试构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以培养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俱佳的创新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思辨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碼]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3-0090-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格外侧重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思辨能力被公认为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是衡量高素质人才的国际标准之一。因而思辨能力培养应渗透在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显性和隐性课程中。
  英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课程,应既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职业沟通、开展工作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以英语语言为中介,反映个体内部思维,体现个体认知活动成果,收集有效信息,倾听、交流、分析及解决职场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国内外思辨能力研究现状述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核都是思辨能力,或者说思辨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孙友忠,2011)。在国际人才竞争极其激烈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对思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尤其是美国许多高校将思辨力培养列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Boeckx(2010)强调在知识爆炸时代,如果我们仍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传授与考核上,很可能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还未毕业就已经过时。如果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力作为教育目标,这种具有综合性、迁移性、系统性的能力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文秋芳,2012)。近年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者阐述思辨力培养的紧迫性(孙有中,2013)、反思教学并分析原因(文秋芳、周燕,2006)、开展实证研究(孙旻,2014)、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刘晓民,2013)。相较于本科院校,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较多集中于以职业群为背景,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关注高职学生自身思辨力发展及高职英语课程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就职业技能大赛反思高职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缺失(洪欣平,2016)及探讨职业教育终极目标与高职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关系(胡铂,2016)等研究。
  三、高职公共英语思辨能力教学现状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成果显著,但职业院校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交际和工作的能力仍显不足,与岗位英语技能需求尚有较大距离(广东高职院校英语教改与实践课题组,2009)。尤其观察及分析自2011年起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英语口语赛项历年决赛选手现场表现可见,绝大多数选手仍在表达时就事论事,未能体现自身以英语语言为工具分析、推理、解决职场问题、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暴露出高职学生思辨能力欠佳的短板(洪欣平,2016)。思辨能力培养问题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环节在培养思辨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不甚理想。孙有中(2013)指出,怎样让学生变得更有思辨能力和创造力这个问题应成为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终极关怀。
  四、高职公共英语思辨能力教学模式构建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职业沟通、开展工作,以英语语言为中介,反映个体内部思维,体现个体认知活动成果,收集有效信息,倾听、交流、分析及解决职场问题。笔者尝试借鉴文秋芳等(2009)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构建以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以期探索高职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创建课堂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及提问
  据文秋芳等(2009)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具有思辨能力应有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情感特质,即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对新知识、新技能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能尊重、容忍不同意见,乐于修正自己的不当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不怕挫折、锲而不舍,追求真理和正义。
  上述情感特质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尤为重要。高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科理论知识较弱,内心习得性无助感较重。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将学生课堂活动认知范围与其职业技能发展相结合。在课堂活动中与学生平等交流、积极互动,营造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自信地表达想法与观念,积极讨论相关话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设置课程任务,培养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文秋芳等,2009)中的认知技能包括分析、推理及评价。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而言,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获得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分析、推理及评价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之一。通过设置课程自主学习任务和与真实工作情境相关的课堂任务,将有效促进学生思辨认知技能发展。
  在课程自主学习任务设置中可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建立和完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既学习课程语言知识和运用技能,又获取职业发展背景知识和行业技术情况。同时设置基于工作情境的课堂任务,使学生将自主学习中获得的认知实践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探讨并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用英语求职面试的内容时,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相关主题的文字及视频材料,将所获知识和技能用于准备自身英文面试及求职简历等。再通过课堂组织模拟面试,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共同促进学生反思自主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推理论证及准确判断、客观评价。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