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钰君
[摘 要] “三自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立足点和根基。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从2015年开始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丰富了学生活动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三自能力”,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关 键 词] “三自能力”;PI制模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006-02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三自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立足点和根基。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自2015年伊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升大学生“三自”能力。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就是其中重要一项措施。
一、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简介
PI为英文“Principal Investigator”一词的缩写,最早出现在欧美科研项目申请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对其定义为“由受让人指定、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意的负责项目科学技术方向的个体”。简言之,PI是对所负责的项目有主导权和指导权的个体。科研项目的这一管理模式,通常被称为PI制。概括起来,PI制就是以PI为核心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以项目经费成本核算为核心进行财力资源配置及以实现科研资源共享为核心进行物力资源配置的一种科研管理机制。
PI制是学术界新兴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自2016年初,创造性地将PI制引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由学生牵头开展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这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索,符合现代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意识,有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同时PI制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自主创新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基本做法
2016年春,学院决定在大学生中施行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发布了《药学院分团委关于开展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的通知》,公布了实行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的活动有:院级“双学”活动、标兵班集体创建活动、四“微”大学生学业能力提升工程和药学院学子微信公众号建设。
这四个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先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项目实施初步方案;负责学生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可组建相关学生管理团队,分工合作;学生团队在项目组织策划运行中,可申请一名辅导员老师作为指导,完善活动方案。学院定期对学生团队给予相应辅导与培训;学生团队在组织实施中,对该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并定期向学院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学院定期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在一年项目建设期满后,学生团队进行总结汇报工作,学院进行检查和评优。
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负责人遴选条件为:有敬业和奉献精神,热心服务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能够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心强,作风正派;身心健康。
三、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具体活动内容
通知发布后,经过学生主动报名、学院面试筛选后,这四个活动分别由四名学生负责。随后他们组建了自己的项目管理团队,并由相关辅导员老师进行指导。
(一)院级“双学”活动
在分团委规范“双学”活动的基础上,该项目建设PI制团队建立了以宣传普及党的基础理论、时政热点话题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微信公共平台;积极号召各班级将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以“与信仰对话”“我与祖国共奋进”“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双学”活动。同时,探索“双学”小组活动的新模式,注重教育辐射面和影响度。
值得一提的是,从各团支部“双学”小组的活动来看,形式较之前相比有了较大改变:有以答辩、辩论的方式,了解“两会”相关提案,从中找到就业目标;以写信、寄明信片的形式,表达对父母、对社会的感谢;以外出采风的形式,感受历史文化气息;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弘扬雷锋精神,表现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提倡环保;有以征集手抄报、书法、摄影作品的形式,呼吁加强党风建设;还有的借助网络平台,创建相关讨论话题,,扩展交流范围。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双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标兵班集体创建活动
标兵班集体创建共分四个类别:学风建设标兵班集体、科技创新标兵班集体、素质拓展標兵班集体和道德修养标兵班集体。2016年,全院41个班级共有20余个班级参加了创建活动。
在项目建设PI制团队的鼓励和号召下,各班级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创建活动,如学风建设班集体组织了“一帮一”学习小组,科技创新班集体开展了“与挑战杯获奖者面对面”活动,道德修养班集体开展了“光盘行动”“争做无毒‘蜘蛛’”等活动。各个班级都制定了详细的班级规章制度,包括奖助学金评议制度、贫困生认定制度、推优制度、个人考评制度、班费公开制度、班级新媒体运用制度等,以约束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行为,形成“创先进、争上游”的竞争氛围。
2016年12月,项目建设PI制团队进行了年终汇报,并对各班完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评出2016年度学院标兵班集体,进行事迹展示。
(三)四“微”大学生学业能力提升工程
由微观摩(高级实验平台观摩)、微技能(班集体内部的“实验操作大比拼”)、微讲堂(学业导师进班进行相关科技前沿知识讲座)、微培训(精密仪器培训班)四个板块组成。在项目建设PI制团队的组织协调下,自该工程实施以来,广大师生积极响应,对学生实验素养的提升成效显著。该项工程不仅调动了学生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