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妮娅
[摘 要] 学前教育是让幼儿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教育机构,在近些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诸多艺术家、教育学家提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生的艺术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真切的感受力是远远超乎人们想象的。因此,以公共艺术活动来促使幼儿初步形成审美艺术以及艺术修养十分必要。从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整合公共艺术教育与幼儿生活、激发幼儿创造力与欣赏力三个角度,来讨论学前教育展开公共艺术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公共艺术;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147-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指出,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利用艺术来“丰富幼儿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以艺术之美来丰富幼儿情感,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学前教育是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生成长特点来确定趣味性活动,以此来启迪幼儿智慧,,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的正式教育前准备。而在学前教育中加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可以利用幼儿的感性认识与艺术感知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
现在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政策便是教育均衡政策,即每个受教者都有均等的受教机会,学前教育工作者也应秉承这一教学理念,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公共艺术课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学习特征来确定活动形式,保证每个幼儿都可参与公共艺术活动。
在钢琴弹唱教学中,教师便可根据幼儿的认知差异而组织小组合作策略。比如在四手联弹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四人小组组建“学习冲击队”,鼓励幼儿自由分组,在組内练习四手联弹技巧。之所以要以自由分组为主,是因为四手联弹对组员的默契度与团队协调力要求很高,而幼儿与自己的好朋友的默契度更好。同时,幼儿表达感情的方式十分直观,他们也愿意在自己好朋友的指导下学习四手联弹的弹奏要点。在四手联弹教学中,教师还应为每个“学习冲击队”选出一名钢琴弹奏技巧较为熟练的小组长,使其在组内充分发挥“小教师”的角色,帮助组员共同突破学习难题。不仅如此,幼儿园还应该不断丰富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比如钢琴、声乐、音乐欣赏等多种内容,以多样化课程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以便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整合公共艺术教育与幼儿生活
在传统的公共艺术教学中,幼师往往会过于强调幼儿对艺术技巧的应用与掌握情况,忽视了孩子的自身感受,导致许多幼儿对公共艺术课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过早进入“应试”学习状态之中。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出现,教师应结合幼儿生活来组织与确定公共艺术课程活动,以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与生活观察来帮助幼儿完成艺术体验与感悟,从而优化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
在声乐教学中,笔者虽然会渗透声乐基础知识,比如让学生了解发声器官的构造、呼吸与咬字方法、音区、音高定义等,但是同时会结合幼儿的现实生活来进行知识渗透。比如,在音色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对音色的感受力,笔者专门收集了一些幼儿十分熟悉的声音,有小狗、小猫等小动物的叫声,有小雨淅淅沥沥与大雨滂沱的声音,有海风、海浪与海鸥等自然的声音等。在声乐课上,笔者要求幼儿仔细分辨,说出发声源。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引入声乐课中的音色知识,同时播放具体的歌曲,让幼儿自主评价这些歌曲的音色问题,进而锻炼幼儿分辨音色好坏的能力。
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欣赏力
每个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是无穷的,在学前教育公共艺术课程中,教师应学会利用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展开个性化的创新教学,让孩子在创作中更加深刻地感悟公共艺术。从儿童成长发展规律来讲,让幼儿可从事创造性的学习活动,那么使其成长为个性化与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可能性便会更高,这种教学方式也且更符合幼儿善于求索、乐于探究的思维特征。
声乐教学一定会涉及美声教学,但是这部分知识与幼儿熟悉的乐理知识相距甚远,他们常听的幼儿歌曲也很少以美声唱法演唱。为此,教师便可在美声教学中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儿童歌曲进行美声创作。比如,有的幼儿改编了《牧童之歌》,有的幼儿改编了《铃儿响叮当》,还有的幼儿改编了《娃哈哈》等。为了保证改编活动的有效性,笔者也提倡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可以是幼儿自主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待幼儿完成创作之后,笔者便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在本轮创作活动中,幼儿都显得十分兴奋,且主动学习了美声乐理知识,而这种创编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与创作的乐趣。之后,笔者便将孩子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录音制作,以此来达到激发孩子潜能与激发幼儿兴趣的目的,同时实现提高幼儿创造力与欣赏力的双重目的。
总而言之,公共艺术课程要求教师依然要考虑幼儿的学习与思维特征,以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来满足孩子的多样化学习兴趣,为幼儿营造温馨、安全、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获得个性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可.浅谈幼儿园声乐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3(6):168-169.
[2]刘树刚.幼儿歌曲弹唱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少年,2016(3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