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剑华
[摘 要]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采用新的教学思路,创新了积分教学中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积分教学;直接积分;凑微分;三角代换;根式代换;分部积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152-01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认真总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一起探究消除积分中根式作为明确目标的各种积分方法。
一、直接积分
讲完基本积分公式后,就可以去“套公式”积分了,那么,在基本积分公式中,根式可以直接积分的有哪几个呢?细观之,在十三个基本积分公式中,被积函数中有根式的共有两个:(I型)幂函数积分■xμdx=■xμ+1+C(μ≠-1),譬如,若令μ=■,即为
■■dx=■x■+C。(II型)■■dx=arcsinx+C。
如果被积函数中含有根式,可以用恒等变形公式将被积函数化成上面两种形式中的一种,再运用公式积分法解题。
例1 计算■■dx。
分析:本题中分子、分母都含有幂函数,所以可以运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化为幂函数来积分。
解:■■dx=■(x■-x■+x■)dx
=■x■dx-■x■dx+■x■dx=■x■-■x■+■x■+C
二、凑微分
凑微分法(又叫第一类换元法)是求不定积分中最常用、最灵活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中迷茫和不易掌握的一种方法。但是能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一些较复杂的积分转化为基本积分来解。
例2 计算■■dx
分析:分母中的根式与Ⅱ型积分类似,所以可以先将被积函数分拆为两个分式之和,,再逐个解决。
解:■■dx=13■■+■■dx
=13■■+■■dx
=13arcsin■-■■■=13arcsin■-■+C
分拆后的第一個根式在凑微分中当成Ⅱ型积分,第二个根式在凑微分中当成Ⅰ型来积分的。
三、三角代换
三角代换是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将要计算的不定积分问题进行转换,使题目得以求解,实质上也是换元的思想,体现了三角是数学中的工具。
例3 计算■■dx
分析:若能将根号内化成某个函数的平方,就可以顺利开根号,从而将根式运算避免掉。考虑到三角函数中的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故有下面解法:
解:令x=sint,dx=cosdt,所以
■■dx=■sin3tdt=■(cos2t-1)d(cost)
=■cos3t-cost+C=■■-■+C
一般来说,当被积函数含有:(1)■,可作代换x=asint;(2)■,可作代换x=atant;(3)■,可作代换x=asect。通常称以上代换为三角代换。
四、根式代换
去掉根式的第二种办法,就是把根式整体换元。
例4 计算■■dx
分析:若将根式整体换元,就可以去掉根式,转化为多项式函数来积分。
解:为了消去根式,可令■=t,则x=t2+1,dx=2tdt,于是
■■dx=■■dt=2■■dt
=2■(1-■)dt=2(t-arctant)+C=2(■-arctan■)+C
当被积函数中含有■时,可令■=t,可以消除根号,从而求得积分,通常称以上代换为根式代换。
五、分部积分
(■)■=■,反过来凑微分就是■dx=■dx,所以如果分母上有二次根式,可以尝试将其置后凑微分,再用分步积分的方法。
例5 计算■■dx
分析:分母上是二次根式,可以尝试将其置后凑微分,再用分步积分。解(法4):
■■dx=-■x2d(■)=-x2(■)+■■d(x2)
=-x2■-■■d(1-x2)
=-x2(■)-■■+C=■■-■+C
我们从被积函数中含有根式为着手点,讲解了五种常见的积分方法,即直接积分法、凑微分法、三角代换法、根式代换法与分部积分法等积分方法。从根式的不同角度着手分析,根据根式的特点,明确具体目标,将被积函数中的根式去除,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五种常见的积分方法有各自的特点,适合不同类型的题型,也具有通性。在本文中针对■■dx这道题,我们给出三种积分的方法,这种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丰富解题方法,积累解题经验。
参考文献: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