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承光 韩雪 本文字数:2477
[摘 要] 为进一步普及航空文化,提升民众对航空的认知,2016年,珠海市教育局与广东省爱飞客公益基金会共同建设了珠海市中小学生航空科普基地。基地成立兩年来,在传播航空文化上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认可。提出航空科普教育是建设航空强国的第一要务,并对基地的建立和过去两年的运营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其社会影响进行全方位分析。
[关 键 词] 航空科普教育;珠海模式;文化传播;航空强国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160-02
一、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2016年,为了充分利用航空工业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华南基地资源,进一步提升珠海西部地区及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科技领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水平,发展特色课外活动项目,珠海市教育局与广东省爱飞客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共同建设了珠海市中小学生航空科普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基地于2016年9月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内首个专业化中小学生航空科普基地。基地每年接待3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一天航空科普培训,培训费用由市财政承担,在过去的2016—2018两个学年中,基地均超额完成培训任务,培训效果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下文对基地的运营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总结过往经验,更好地指导今后基地的运行,同时对国内其他地区建设和运营航空科普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珠海市中小学生航空科普基地的建立
珠海市教育局与基金会的合作始于2014年,双方最初的合作内容为航空文化进校园活动,依托航空工业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珠海的航空专业化人才,定期组织到校园进行公益航空科普讲座,在有条件的学校,讲座后搭配进行航模飞行表演,效果良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航空的兴趣,各校反馈良好。在过去的几年里,累计开展航空进校园活动100余场,参与学生超过2万名。在此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航空知识和创新教学方式的渴求。
2016年,为进一步普及航空文化,发展特色课外活动项目,珠海市教育局与基金会达成协议,共同建设珠海市中小学生航空科普基地,并于同年9月投入使用,成为国内首个依托航空工业主机厂资源,针对青少年的航空科普基地。
基地依托航空工业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基地现有的航空制造、飞行教学资源,主要分为飞机总装厂房、航空文化展厅、航空理论教学区、模拟飞行体验区。航空科普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参观航空文化展厅、飞机总装生产线,非涉密机型真机、物理样机,航模手工制作和航空科普小实验,模拟器飞行体验等航空科普内容。
珠海市教育局出资300万元用于采购飞行模拟器、航模模拟器等设备,建设华南基地厂房内的专用参观通道。并每年提供180万经费,作为3万学生的科普培训费用。基金会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三、珠海市中小学生航空科普基地运行情况综述
基地至今已运行两年多时间,截至2018年11月1日,共接待珠海市中小学生超过7.2万人次,运行情况良好,培训效果显著,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基地的成功运行获得省市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2017年被广东省科技厅评定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获得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央视网、珠海新闻网、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多次报道。
四、珠海市中小学生航空科普基地运行中的经验总结
(一)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
基地运行两年中,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差异总结并实施了有针对性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针对不同学生的培训侧重点举例如下。
1.小学生:通过讲解航空发展史、航空器的分类、航空历史人物(如冯如,莱特兄弟)的故事,激发兴趣和热情。
2.初中生:介绍飞行的基本原理,结合其已经学到的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如通过飞机的飞行状态讲解力的平衡,通过升力公式分析飞机的形态演变。
3.高中生:介绍飞机的操纵原理,进行航空领域职业生涯教育,包括航空特色高校和专业及未来的就业领域、岗位类型,作为高考报考志愿时的参考。
4.大学生:介绍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侧重通用航空产业,作为择业的参考。
在过去两年接待的6万多名学生中,小学生约占75%,,初中生约占20%,高中生和大学生合计约5%。从培训效果上看,小学生4~6年级的效果最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此时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尚未完全形成,能最大限度上接受外界的知识传授,辅以与之理解能力相匹配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即能实现最佳的培训效果。
(二)实现珠海青少年航空科普三步走发展目标
第一步:航空进校园活动。2014年起,教育局与航空工业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始系统的在珠海组织实施航空进校园活动,累计在珠海举行百场以上活动,通过航空理论讲解、简易模型拼装和航模表演,激发青少年对航空的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二步:航空科普基地的建立。2016年9月起,每学年培训3万人次珠海中小学生,合同期6年,力争实现6年间珠海在校阶段中小学生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