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桂萍 本文字数:2560
[摘 要] 信息高速发展时代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为了真正构建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应充分重视、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引用。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228-02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成果。在上语文课时,大多数中职生都比较喜欢教师引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但就目前来看,要想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轻松落实各项教育培养目标,教师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对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引用给予深入探究。
一、中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现状
信息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科学引用,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内容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学知识都适合以信息化手段来呈现,也不是随意地应用就能够取得理想成果,需要实现与授课内容、目标等方面的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构建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中职语文课堂虽然也在积极倡导信息化技术手段的科学引用,但效果却一直都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相比于高校学生来讲,中职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自身學习意识不强,缺乏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认为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学生,只要掌握一技之长即可,所以在语文课堂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此外,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发展也有待完善,教学模式也有待进一步优化。[1]
二、基于信息化创建中职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
(一)与时俱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对中职生来讲,他们若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各项信息化教学活动就难以实现高效、有序地进行。对此,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通过收集网络时代的热点资源,以充实和丰富信息化教学平台,加强语文知识拓展,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加强对语文内涵、语文价值的认识,全面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大语文观念,进而构建更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比如,教师向学生推荐了《一辈子道路决定于语文》这篇文章,让学生通过自读、评读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其对语文、人生之间的联系做出更深层次的探索,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面对语文课、语文教材以及考试等方面的态度,及时纠正对语文的一系列误区,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好奇心的全面激发,也能够为大语文观念的植入创造条件,进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搜索“我是范雨素”这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做过代课老师、育儿嫂等临时工的北京底层漂泊者范雨素,虽然每天的生活都有不少坎坷,但却因为能够与文学相伴而构建了强大的精神世界,并以文学为武器,在抵挡了别人歧视的同时,也真正活出了自己的尊严,拥有了充满平和与希望的人生。在引导学生搜索、阅读思考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在科技冲击下,人们的精神、行为虽然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每个独特的生命体验却是任何都无法替代的,人文需求是不容忽视的。基于现代技术手段、资源既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具有的显著人文性、实用性,使更多学生及时转变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为今后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2]
(二)变繁为简,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对中职生来讲,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由于其学习、认知能力十分有限,所以,要想快速集中其课堂注意力,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必须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真正构建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3]
比如,学生对文言文的印象往往都是晦涩难懂的,通常都是在死记硬背下学习掌握的,所以,大多对文言文学习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对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引用来改善这一情况。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师说》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杨澜尊师重道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师说》的学习,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逐渐消除对文言文的抵触、畏难情绪,真正转变学习态度,从而在帮助学生轻松、准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授课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恰当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有助于学生特殊情感的唤醒,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创设各类符合课文、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学习情境。对此,中职语文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有目的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各种教学情境的恰当创设,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文学习动机,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4]。
比如,教师在教授《雷雨》第二幕的时候就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其分角色进行演绎,这样既可以让每位学生都获得参与、表现的机会,也能够在诠释角色过程中深入理解各个角色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且能够在学生的相互讨论和评价中对人物的潜台词有较好的体会。最后选出一个优秀的小组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直播,这样既有助于授课效果的大幅度提升,也能够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更多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