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2019-06-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王维卡 本文字数:2746
  [摘           要]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点,通过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自我效能感、提升学习自主性三个方面对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意义进行总结,从教学模式不合理、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实验教学不足,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参与式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重视程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应用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18-02
   护理学基础课程为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掌握基础技能,为之后的护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现阶段部分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降低了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护理能力、教学标准等构建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护理综合素养、掌握基本技能,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一、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第一,教师按照相关标准设计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操作技能、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在知识整理思考中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第二,由于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包含大量的实践课程,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高护理技能,明确护理工作的细节,加深对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的了解程度,为之后的护理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形成自我效能感
   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时,能够形成自我效能感,第一,自我效能感为一种判断自身能力的意识,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相互沟通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信心,逐渐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之后的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自身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增强学习自信心,为之后的护理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护理综合能力。
   (三)提升学习自主性
   合理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水平,第一,由于护理学知识较多,并且在不断更新,学生在校内学习到的知识较为有限,为了提高其自身综合素养,需要不断吸取最新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自主性水平。第二,由于部分护理知识较为枯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但教师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对学生护理综合能力培养有积极影响。
   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不合理
   在现阶段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教学模式不合理的问题,第一,部分教师对护理学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按照教学标准、学生综合能力构建教学模式,出现了教学工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难以达到提高学生护理综合能力的目的。第二,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护理理论知识讲解中,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甚至部分学生会出现厌学的问题,降低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二)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第一,将学生融入课堂中才能提高护理学教学有效性,但部分教师在构建教学形式时,没有从课堂活跃度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设计,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没有完全融入课堂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一定影响。第二,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引导学生表达自身观点,课堂缺乏活跃性,难以达到提高护理综合能力的目的,降低了护理综合素养培养质量。
   (三)实验教学不足
   实验教学缺乏是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护理实验为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学生在操作中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护理综合能力,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存在操作技能水平不高的现状,对学生护理综合能力培养有直接影响。第二,部分高校缺乏实验设备,相关仪器没有得到合理维护,制约了护理课程发展,难以提高学生的护理综合能力。
   三、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明确教学目标,第一,为了保障护理学基础课程能够发挥出其实际的教育意义,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总结学生的护理学基础能力、教学方向等,之后构建教学目标,保障课程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将以学生作为课程设计重点,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1]。第二,在构建教学目标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其形成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意识,为之后的课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定期按照时代发展趋势调整教学目标,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为之后的护理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参与式教学形式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效性,需要教师构建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总结,第一,参与式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進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讨论课程知识,提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之后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静脉输液这一课程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查找案例的作业,在授课时让学生小组讨论相关案例,提高课堂活跃度,学生也能够快速掌握静脉输液相关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第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参与式教学形式的构建质量,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之后再由教师详细讲解,使学生提高对理论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