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迪芝 高铭蔚 本文字数:2660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对一个民族精神记忆有着独特的价值,它连着民族的根,系着中华的魂。节日的本意不仅是纪念,更在于传承其精神。对小学生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从三方面出发,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建构完整的教育体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共同开展节日教育,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精神文化风貌,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关 键 词] 小学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06-02
五千年悠悠历史铸就了我泱泱华夏,中国传统文化以璀璨的光芒照亮着中华大地,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和文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本土优秀文化被逐渐蚕食和削弱。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一现象上又是如何呢?针对此现象,本小组成立课题,对湖南省多个不同地区小学展开调研与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咋舌。调查表明,青少年对外来节日的喜爱程度竟高达35%,而对于问卷关于传统节日认识的一系列问题如“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正确率仅达55%。可见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浅薄,反映消极。鉴于此,对小学生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基于此,我们立足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
一、在学校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营,对学生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
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必须抓住语文教学这一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节日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鉴赏能力。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得到文化熏陶,更好地理解传统节日深厚的人文底蕴,体会节日蕴含的深厚感情,小学语文课堂最能体现出中国传统节日丰厚的文化内涵。课堂导入,以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多种形式的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智慧;作文教学,以传统节日为主题进行写作,学生主动查阅有关节日的资料和书籍,与同学讨论交流,丰富学生对节日传统和节日文化的认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踊跃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看法,比如春节阖家团聚,一种家的文化传承;清明节踏青扫墓,悼念先人,一种缅怀哀思;端午节舞龙舟吃粽子,一种爱国精神;重阳节敬老尊老,是一種“孝道”精神。教师依据课文内容深入浅出地在教学中加入风俗故事的讲解,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让学生理解节日文化的内涵。
2.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中节日教育对传承节日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与其他学科的节日教育相辅相成。例如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节日教育的重要板块,将传统节日文化寓于德育内容中,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在小学低年级品生课教材中有《我们的节日》等课程,都可以及时进行节日习俗、风俗习惯的教育,运用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使教学引人入胜,深深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音乐也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元宵节民谣《闹元宵》,让学生知道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和节令食品,还可以拓展一些知识,讲讲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丰富的节日民俗文化是美术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端午节快到了,在课堂上可以教学生画龙舟、粽子、艾草、雄黄酒等,然后拓展延伸讲述屈原的故事,引导学生建立爱国情感,在艺术熏陶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情意。
(二)在学校活动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
学校活动丰富多彩。主题班会是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是班主任通过班级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在主题班会中渗透节日教育事半功倍。
1.在主题班会中渗透节日教育
开主题班会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利用主题班会向学生传授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遥闻爆竹知更岁——走近春节”的主题班会能让学生了解到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节日内涵;“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祭祖、缅怀先烈”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继承发扬先祖的遗德和先烈的革命精神;“万古传闻为屈原——我为端午而歌”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承他高洁忠贞的精神品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诗词朗诵会”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受了更多蕴含传统节日的诗词的魅力。
2.在一系列教育活动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
诵读经典,传承中国文化。有些小学专门开设诵读课程,也有一些利用其他形式开展诵读活动,如赋春小学升国旗唱国歌,诵读《可爱的中国》;济南市舜耕小学升旗仪式后诵读《青春中国》;国庆节常德市北正街小学举行“向国旗敬礼”诵读活动,在一些节日时节诵读相关的文章,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朗读、合唱、演讲等一系列大型学校活动中感悟情感。在中秋节举办“中秋诗会”活动;在国庆节举办爱国主题的演讲比赛;在重阳节去敬老院进行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小学生进行节日教育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学校根据校园文化环境、学生需求和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编制专属于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用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来对小学生进行节日教育,更加深入幼儿的心灵,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