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本科护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调查

2019-07-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李欢 谢青青 王晶晶 白蔷薇 马云霞 本文字数:2570
   [摘要]目的:对以能力为本位的护理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培养和提升本科护生的职业核心胜任能力。方法: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6级涉外护理本科在校生与2015级涉外护理本科临床实习生共32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涉外护理本科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基本符合需求,培养核心胜任力的护理课程更受学生欢迎。结论:基于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涉外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合理,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护生的职业胜任力。
   [关键词]核心胜任力;教学模式;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64-02
  护士核心胜任力属于职业核心能力,是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适应新岗位新环境的变化,更快进入护理角色,顺利进行护理活动的能力,具有普遍性、工具性和可迁移性”。护理核心胜任力是新人职者能够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实现零岗前培训,并具有发展潜能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是帮助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学习、工作和发展的基础12。目前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导致护理本科生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足够的临床应用能力,难以胜任临床护理工作B。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护理核心胜任力为基础,将传授知识、提高素质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的整体化护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4。课程教育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需要通过课程教育来实现,而课程设置又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15),本调查以我校2015级与2016级涉外护理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涉外护理本科学生关于现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我校现行的护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能否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以期培养出胜任护理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6级涉外护理专业本科在校学生与2015级涉外护理本科临床实习学生共322人。采取问卷调查,统计发放调查问卷322份,回收318份,回收有效问卷318份,回收率为98.75%。本问卷调查采取统一指导语,问卷内容不涉及敏感问题,目的性较强。统一发放问卷,确保每人一份,不署名,不重复填写,填毕即收回。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公共基础课程
  在318名涉外护理本科学生中,52.52%的人(共167人)认为在减少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后可以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作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94.34%(共300人)认为应该突出涉外教学特色,加强英语以及英语口语方面的学习;另外认为应该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的人较多,分别占48.43%、47.48%及40.5%。
  (二)专业基础课程
  在318名涉外护理本科学生中,35.22%的人(共112人)认为目前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都有益于临床工作,其中认为人体形态学和药理学基础知识应用比例最高的分别占60.06%,59.12%;72.96%的人(共232人)认为目前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的学时数较合理;75.47%的人(共240人)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前后顺序较合理。
  (三)护理专业课程
  在318名涉外护理本科学生中,83.02%的人(共264人)认为在校期间所学习的护理专业课程能与临床实习部分衔接。61.64%的人(共196人)认为目前所设置的护理专业课程门数合理,能够基本覆盖临床工作所要求的知识面;49.37%的人(共157人)认为目前所开设的护理专业课程能够覆盖本专业必需知识的程度为较好。65.40%的人(共208人)认为实践课与理论课所占比重合适。
  (四)护理核心胜任力
  在318名涉外护理本科学生中,61.64%的人(共196人)不知道什么是核心胜任力,但表示如果以培养核心胜任力为目标的护理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革新能够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96.23%的人希望这种课程的实现。另外认为涉外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主要应该是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理论知识的人最多,分别占94.34%、71.70%及70.44%;为了胜任护士角色,认为还需要开展护理综合能力强化训练的人最多,为95.60%,共304人。
  三、分析与讨论
  (一)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应加强与护理专业的联系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要注意是否与本专业之间具有联系性,要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和理論性,还要强调各科知识对本专业的重要性,多加开设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课程,使课程培养具有目标性、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次研究中,40%以上的本科护理学生认为《大学生计算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规划》等公共基础课程应该改为选修课,可以适当减少这些课程课时的设置,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与专业联系性较强的课程。但绝大多数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英语以及英语口语的学习,对涉外护理英语学习方面都有较大的诉求。
  (二)专业基础课程的多方面覆盖性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护生的需求
  专业基础能力模板旨在培养护生履行护理工作基本职责所必要的能力,在此课程阶段应重视学生由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的转化问。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应该做到尽可能多地覆盖临床所需要的知识,多开展类似翻转课堂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重点和临床常用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身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减少学生对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依赖性、自身接受知识的被动性”。此外,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要注意各科的学时是否合理,学时的合理度能够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注意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顺序,要为学生着想,要尽量避免出现知识遗忘的现象。应该增加一些基础课程的实验操作学时,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本次研究中,70%以上的本科护理学生认为现阶段专业基础课安排的学时以及学习顺序较为合理。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