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策略探微

2019-07-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杨小波 本文字数:2559
  [摘           要]  当前,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认知、教育理念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特别是具体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等一系列专业技术类的结构内容都比较薄弱,不能真正意义上满足乡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乡村小学教师的整体职业资质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具体的岗位要求不能有效匹配,这已经对我国的乡村基础教育改革质量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阻碍。从根本上有效提升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教学水平,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师资质量差距,使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本土化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基于此,着重分析和研究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的相关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  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62-03
   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称之为的本土化(Localization)又被称作“本地化”,它主要指的是某一事物经过相应的转换,变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一个过程。本土化主要是展现各种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境要素的一个过程,使相关方面能够充分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其最佳的效果是既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适应本地的要求,又可以最大限度上保持资源本身原有的特定情境含义。 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主要是指在“全球意识”这种浪潮的影响下,借鉴更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把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通过优化和改良,有针对性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使之与现有地区的教育技术实现沟通、融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自主创新和融合,创新出具有当地特色,并且有原生性意味的教学技术。
   一、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的主要内涵
   (一)乡村教师与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的含义界定
   从社会学的层面出发,针对乡村的概念主要指的是行政区划乡镇所辖的地域实体,它的外延内容所指的主要是以乡或者镇政府所在的区镇为中心,其中包括它所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村庄,从这个层面来看,乡村小学教师主要指的是县政府驻地之外的镇、村学校教师,同时也涉及农村的街道学校教师。所以乡村小学教师主要指的是同一个县范围内的涉农街道和镇、村的整个教师群体。从教师的来源上看又可以进一步细化,分成两种类别,分别是本土乡村教师与非本土乡村教师。其中本土乡村教师主要指的是集中居住在同一个区域,有着共同的地方文化,并且使用同一地方語言的乡村教师整体,与之相反的是非本土乡村教师。在本文中所提到的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主要指的是在教师的专业能力方面培养和培训基于类似文化背景、血缘关系、生活习惯并具有共同的地域认同、价值认同的本乡本土的乡村教师。针对培养的范围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本土乡村教师候选人的职前培养和在职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训。前者所涉及内容包含乡村教师培养的本土化招生、教育和就业,而后者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含在职教师的本土化教学、管理、培训和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内容。针对培养主体而言,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与相关院校息息相关,院校负主体责任,但是同样不可或缺的还有县级政府的保障与监管,教师自身在本土化培养进程中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针对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的主要路径包括内容、手段、方法以及机制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化培养的“化”,有着明显的性质转变的意思,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本土化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职前与职后互相连接,并且要多方合作。
   (二)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几个观点
   1.本土化培养并不是乡村小学教师的专利,它是城乡中小学教师补充的基本渠道
   对教师进行本土化培养,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对稳定教师队伍,凝聚教师团体的文化氛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只是在当前,有针对性地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乡村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师本土化培养显得更为紧要,势在必行。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州都要组织开展相对应的家乡教师项目,从农村地区选拔学生到当地的高等教育机构、教师教育机构等相关单位去进行实习,毕业之后回到自己家乡中的农村学校进行任教。美国部分州的学区地方教育委员会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是居住在本学区内的教师才能被聘请任用。
   2.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并不是降格迁就,而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应有之义
   针对乡村小学教师进行专业能力的本土化培养,其直接原因是从根本上有效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的教师,其根本宗旨是为了有效培养出具备更高质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要想实现这样的规格要求,就需要乡村教师在专业品性方面更高,专业能力足够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加扎实,特别是对小学乡村教师来说,要具备适应、胜任全科或多科教学的基本能力,切实有效地充分做到“一专多能”。
   3.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是为了有效确保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而不是限制流动
  我们从根本上着重针对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进行本土化培养,其根本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有效提升乡村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多种举措多管齐下有效降低优秀乡村教师流向城市的几率,培养出数量更充足、更加稳定的乡村教师队伍。
   4.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本土化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之举
   着重针对乡村教师进行专业能力的本土化培养,不仅能够有效消除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结构失衡等相关方面的短期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有效实现和推进乡村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关键举措。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