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宪春 本文字数:2465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理论性、政治性和思想引导性的特点,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思想内容丰富。通过提炼开发齐文化教育资源形成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齐文化体验活动、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使思政课更“接地气”“接人气”,同时也更有利于齐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二者相得益彰。
[关 键 词] 齐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06-02
齐文化具有“以人为本”的务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不仅是山东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之一,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齐文化融入进去,对广大高校学生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解,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对齐文化认识不足
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淄博乃至山东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后继力量,事关鲁中地区的城市定位和人才供应战略。对大学生进行齐鲁文化教育,对提高淄博乃至山东文化内涵,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对淄博地区在校大学生(包含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生源)的齐文化认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通过对数据量化分析研究,了解大学生对齐文化的认知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齐文化认知整体水平偏低,七成多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对齐文化了解较少,只有一成左右大学生表示了解,有些大学生甚至不知道齐文化的存在,另外,还有两成大学生表示对齐文化了解一般,“大学生在总体兴趣上,偏好于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接触、体会、观看的具有一定娱乐和欣赏性的文化要素,而对无法只观认知的、偏重于知识性的文化内容缺乏兴趣。”[1]
立足地方办学,服务地方经济。淄博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相当一部分留在淄博,服务淄博当地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大学生有扎根淄博、融入淄博,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文化上融入淄博,这就需要接触和了解齐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深入挖掘齐文化丰富资源,形成有齐文化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齐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度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集政治性、学术性、思想性、系统性于一体的意识形态类课程。目前统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虽在内容上有着较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受限于教材,立足于按章节顺序把教材内容讲清、讲透,给学生的印象也比较呆板。有些教师为了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也仅仅是用党和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加以补充,形成思政课程内容“放之四海而皆准”、千篇一律的局面,课堂效果缺乏吸引力,抬头率不高。
作为扎根淄博的高校,有着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但在思政这类集思想性和政治引导性的课程内容中,却鲜有齐文化内容的融入,造成高校办学缺乏地方文化特色,毕业生缺少齐文化的熏陶,思政课缺少丰富的地方文化元素。
(三)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随着时代向纵深多元发展,各种思想也在相互交织、激荡,多元化已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标签之一。我们的学生在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和涤荡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迷茫和焦虑,使得我们的学生追溯精神的家园,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与价值核心应该如何建构,要解决这些问题,便要诉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正符合党和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对驻淄博的高校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优秀传统文化,齐文化成了时代的选择。
二、齐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多种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无论是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思政课兴趣点,还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强化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加深对齐文化的理解,都应该对齐文化的资源所蕴含的丰厚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使其转化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效果,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探索多种改革路径,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大有裨益。
(一)建立和完善以齐文化为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助体系
1.编写以齐文化为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教材,以充实课程内容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教育部教材局统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重点教材”,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但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教学需要,组织编写一定教材作为各类教学进行有益补充,丰富思政课的教学资源。
齐文化生存发展的地域主要在今天的山东半岛,向外辐射至河南东部、河北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淮河以北部分地区,依山傍海、有湖泊、有丘陵、是典型的半岛文化。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使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形成了集农、林、牧、副、渔、工、商、贸于一体的复合式经济结构。综合一体的复合式经济结构,决定了齐文化的政治及意识形态不是单一的,既有集权、又有民本思想,既重礼、也尚法、义、利的结合。这被称作“半岛复合型模式”。[2]在这种半岛复合型模式的作用下,,齐文化形成了许多特点。一是开放性,二是变革性,三是务实性,四是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