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互联网技术在高职艺术教育创新中的应用途径研究

2019-08-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群 张晓宁 本文字数:2623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与获取方式都具有多样化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高等艺术教育工作受到更多的关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挖掘网络资源的优势,,提高高职艺术教育水平是当前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技术在高职艺术教育创新中的应用途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    键   词]  互联网;创新;高职艺术;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34-02
   相比于其他专业的教学工作,艺术教育更注重学生创造能力与艺术涵养的培训,随着当代艺术设计的不断变化,逐渐形成传统的美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新課程教育改革下,艺术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综合素质培养,艺术设计工作也应该遵循本专业的特点及社会需求,从大众审美的角度出发,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推动艺术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互联网时代下艺术教育的特点
   (一)自由性、开放性特点
   互联网环境下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并且具有高效共享、传输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信息交互方面的自由性、开放性,而这一优势正好可以弥补传统艺术教学的不足,适用于多姿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丰富艺术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互联网发展下信息传播速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传播渠道有了进一步拓宽,特别是在微博、微信、微课、慕课等公众平台的作用下,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简洁、快速、微型化的教学模式,通过音频、图片、视频在网络平台上的共享和传播,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感受,让艺术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丰富的网络资源数据库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强大的数据库与传播媒介推动了艺术教育的智能化发展,传统应试教育下教师主要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面对这种知识的灌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而互联网让艺术教育更加全面,对学科界限也有了现代化的发展,学习不再局限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更多地扩展和丰富了艺术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学习的方式,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更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资源数据库变得越来越强大,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关键词、知识点的检索,就能够获取整个知识面,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保证资源的无限扩展。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中的资源信息是无限扩展的,但是这些信息也具有一定的无序化特点,如果想找到真正满足自己要求的信息资源,还需要采取正确的搜索方式,对资料进行详细的排查与整理,从而为艺术信息化发展提供支持。
   (三)多向性特点
   时代发展下互联网技术也在创新和完善当中,从传统的E-mail到QQ、微信、微博、课程资源平台等公众平台的形成,使信息沟通呈现多样化特点,扩大了信息通信的范围与提升了信息通信的质量,这在互联网上能够建立有效的联系。对艺术教育来讲,多样性特点也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实现了一对一的联系,学生通过相应的社交软件与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能够消除时间、空间的限制,让相关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艺术研究当中去。
   二、互联网在高校艺术教育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教学发展下要求学生能够从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感悟到情感、道德、审美、意志等内容,这也是艺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对作品进行观赏、浏览的过程中这种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下得到提升。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艺术知识的学习与培养,这也促进了自身审美能力与情趣的进一步提升,与普通专业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修养的艺术人才。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互联网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当代艺术学生,充分挖掘网络中的信息价值有助于艺术水平的提高。当代我国大力倡导创新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大学生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必须具有创造力与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面对互联网发展对高等艺术教育带来的冲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将互联网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推动更多学生甚至社会群体走到艺术教育中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法,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传递艺术教育,推动艺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属于自身的优秀作品。
   三、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削弱艺术创作者的独立创作精神
   互联网发展下艺术创作的形式也有所突破和创新,特别是一些艺术软件的存在,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同时信息资源还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共享性,由于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较广,对艺术创造形成一种阻碍,越来越多的创造者喜欢这种复制、粘贴的形式,没有独立思考与独立创作精神,从而让艺术创作陷入一种困境。由此可见,多媒体传播形式的便捷性、灵活性虽然是一种优势,但随之而来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在其中能够随意、便捷地获取别人的灵感和作品元素,增强了创作者思维的懒惰性,这对新时期艺术人才创新与发展造成一定阻碍,艺术体验逐渐匮乏、艺术灵感随之消散,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