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土建专业中外合作项目教学管理实践

2019-08-2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赵学问 倪小真 闫相伊 信琦 本文字数:2682
  [摘           要]  分析我国高职土建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状,基于所在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剖析教学管理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和部门协调保障教学管理等改进建议。
  [关    键   词]  中外合作;教学管理;土建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70-0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而教学管理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也是教育部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探索、实践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土建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状
   (一)高职土建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截至2019年1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含与港澳台地区,下同)3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59个,覆盖大陆除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外的其他所有省(区、市)。上述中外合作办学涉及土建类专业的机构和项目有50个,分布在上海等17个省(区、市),开设专业包括建筑工程管理等10个土建类专业,其中29个项目(机构)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土建类专业招生规模(计划,下同)大多在40~120人之间。
   以广东省为例,该省有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4个。23所高职院校38个专业(方向)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规模5270人,其中土建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仅3个,涉及2所院校3个专业,招生规模合计220人,可见土建类专业的项目数量和招生人数均较少。
   (二)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状
   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和教育部备案,2014年起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联合开展了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专业为建筑工程技术,学制3年。该专业学生经普高招生录取注册,可在国内学满3年,完成校内教师与外教讲授课程,成绩合格授予我校大专文凭;学生英文水平达到新方的入学要求,可在第三年赴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学习,修满学分并满足双方毕业要求后,分别授予该校和我校大专文凭。截至目前,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届实际就读人数在60~90人之间,约10%的学生在第三年前往新西兰就读,还有不少获取大专文凭甚至攻读本、硕士学位。
   二、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内培养的教学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中外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双方教学理念以及社会需求的差异,,导致双方课程内容未能深度融合。以课程体系为例,双方确定了10门核心课程,其中7门由新方教师教授。由于土建专业的地域性较强,相关技术标准、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形式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双方课程内容脱节甚至冲突;由于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就业与赴外学习定位的差异,导致课程总数较非中外合作办学方向明显增加,和其他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强度[1]。
   (二)课程资源及配套教材存在欠缺
   不同于商科类专业,土建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落地难度较大,特别体现在课程资源方面。新方慕课系统完善、实训设备齐全,但落地国内后,相关教学资源均难以有效利用。7门新方承担的核心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为讲义和PPT课件,尚未引入外文原版教材,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较多的实体实训设备,现有设备外教大多不会使用而且课程设置以具体技能训练为主,难以满足外教开放性实训教学的需要。
   (三)外教管理及校内教师培养有待加强
   目前,外教派遣主动权一般由外方掌握,安排到国内教学的外教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同时,从节约办学成本、签证等因素考虑,每学期在国内授课时间普遍在10周以内,导致校内专任教师的课程安排被打散、外教课程安排过于集中,在集中授课时间段以外也缺乏有效的咨询反馈途径,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不利。校內土建类专业专任教师大多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授课能力,双语课程建设和开设进度慢,难以满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需求。
   (四)学生基础及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平均分数线普遍偏低,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弱、报读动机大多因高考不理想、学习自主性普遍不足。而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或外语授课增大学生理解难度,同时引入外方考核评价标准后,让学生难以适应甚至产生一定的思想负担,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教学管理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从制度建设和部门协调等方面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部门协调保障教学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已取得长足发展,但针对具体某所高职院校而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格外需要制度保障和各部门之间的良好配合,需要制定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专项制度,明确项目运行机制和部门职责,确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标准,制定教师考核评价标准,细化承担中外合作教学工作校内专任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等[2]。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中外合作项目大多依托建筑(土木)院系进行人才培养,校内教务处、党政办公室(外事联络)、公共教学部及项目所在系部等应有别于常规教学工作,协同服务于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项目发展。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