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孟阳 本文字数:2554
[摘 要] 学生是文化自信传播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关系着高职学校与我国社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增强文化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高职学生审美能力和情趣,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利于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关 鍵 词] 高职学生;文化自信;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82-02
一、高职院校学生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躬身践行,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坚定信心。我们只有笃信自身文化,才能获得坚定的信心,克服自身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高职学生作为我国青年的重要引导力量之一,他们对文化的信仰关乎我国社会发展的前途命运。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及社会文化自信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有助于高职生培养完善人格
文化自信的培育是要高职生扮演好文化主体的角色,而不是做文化的被动接受者。文化自信的价值在于培养完善的人格,不仅可以发展人的肯定性向度,更能够发挥人的否定性向度,其中包括理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文化自信并不是单纯的认同、接受的盲目自信,而是在经过辩证、系统的真实认知后,产生对文化内涵善与美的信仰与追求、解读与再创造。高职学生从刻板的应试教育步入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已不是为考试标准答案而学习的人,而是懂得独立思考、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青年。而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洽是可以激发高职学生潜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条件。
(二)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有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自信作为文化自信的核心之一,蕴含于文化中,并通过文化表现出来,“价值”在认识论上,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培育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特别是价值观自信,对文化自身和当代高职学生都是有利的。以文化层面讲,在价值观自信的培育过程中,有利于筛选整合出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高职学生文化主体层面讲,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培育价值观自信,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真正的需求观,重塑正确的价值观,不被营造的虚假的、低俗的、无节制的物欲环境所左右,增强文化定力,为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而奋斗,从而实现其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有助于高职生提高感性审美素养和趣味
相较于经济、政治这样的理性生活领域,文化更加具有感性一面的关照,它既反映理性的现实生活,也超越现实生活。而自信即信自,是个人对自身感性的体验。在当下社会转型期,属于感性的情绪、情感、意志甚至是行为,都是社会心理的外显,先进的优秀文化可以给予人提供精神归宿、精神家园,因而培育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有助于这个文化主体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充斥着异化的社会环境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想信念,不至于迷失人生方向,也是治疗当下高职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空心病”的一剂良药。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自发性对大学生审美取向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对网红脸的追捧,对三俗低级趣味的追逐,对“只要整容就可以成为人生的赢家”信条的追逐,正在从网络环境走向现实的校园环境,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占领”感性战场的优势,引导大学生认识什么是美,并树立良好的审美观,提升自己优雅的内在气质,而非是文化工业所复制粘贴的庸俗化标准的美和表面的肤浅。
二、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近年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势头迅猛,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人们的新宠。新媒体使得文化的呈现方式和样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给文化自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很多文化产品,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但也给我们的文化自信带来潜在的威胁。长此下去,文化将不能自信,因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满脑子是西方文化。可见,中国文化自信在成长中面临些许烦恼。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出现信仰危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这种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高职学生价值观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如何有效应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是价值观自信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高职学生价值观扭曲
市场经济以利益的最大化为发展目标,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出现错位。当前高职学生价值观功利化取向较为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失落,导致部分高职学生民族精神淡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源和生长土壤,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多年来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不到位,导致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全方位的认识,以至于在一些学生身上很难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对高职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