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爽 本文字数:2513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既能满足社会进步需求又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专业化应用型技术人才,但传统中职教育的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员工技术能力、素质能力、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实际要求,这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旨在探索中职院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对接的问题,为更好地实现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 键 词] 中职汽修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岗位技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238-03
一、绪论
(一)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日常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既能满足社会进步需求又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专业化应用型技术人才,但传统中职教育的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员工技术能力、素质能力、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实际要求,这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普遍存在日常教学内容落后企业人才要求,与企业用工人才素质要求存在差异;企业需求的是“专门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全面型”人才;教师对岗位技能标准掌握程度受限以及实践技能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学校缺乏最新最常见故障事例的教学练习;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企业实践工作能力较差,就业信心较差;企业对学生技能水平不满,需要花费部分时间及经济成本进行重新培养等实际问题,都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以此提高职业教育专业技能的教学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汽车服务市场竞争压力很大,汽车相关企业对本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都有非常大的变化。他们希望技术人员到企业后经过较短时间的培训,能立刻上岗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学校的汽车类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实际动手操作的训练,增加实训教学的课时,提高实训效率且实训内容要紧跟企业发展需求。实训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有效的实训教学活动是其重要的目标,也是中职教学的重点。
因此,社会各汽车行业对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促使学校的职业技能教育能够迎合企业发展现状需求,培养可以一毕业即可上手操作,可以独立解决实际车辆故障问题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旨在能夠找到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质量,学校的教学成果能够与岗位技能人才要求相契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专业就业资本、就业发展能力及创业率,提高学生及家长对专业及学校认可度的方法。
二、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日常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本课题中,中职院校、教师及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及突破思路
1.校企合作的深度问题
(1)校企合作现状
目前的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的职能相对独立,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练习实际操作技能,学校完成学校应该完成的传统教学任务;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不足以应付企业的要求,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岗前培训,部分学生需要重新学习一种技能,以应对之后的岗位安排。
对目前大部分院校来讲,校企合作的企业仅仅停留在以下三种情况:
首先,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安排学生进厂实习,就汽车专业来讲,,情况最好的就是将学生安排进4S店或是维修店,这也是学生意愿最高的。
其次,进入大型汽车制造厂,比如郑州宇通、郑州日产、海马集团以及上汽集团等。
最后,进入电子设备制造厂,比如富士康等。
对这种完成任务式的校企合作,它的意义何在,又有什么顶岗实习的效果呢?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让学生真实体验就业后的无奈与常态,让学生的心态瞬间成熟,理解家长与老师的不易。但是,我们进行校企合作的初衷并非如此,而是想要更好地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加强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2)校企合作改革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加强融合深度,要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岗位,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就业信心,还会更好地树立学校以及企业的社会形象,实现多方面的有利效果。另外,校企合作要打破原有传统的合作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努力实现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要求,实现与岗位的无缝衔接,这样也可以为企业减少部分新员工的培训成本。
第一,互通有无。新的校企合作需要双方的通力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培养目标,制定更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企业为学校提供更专业的一线岗位专家来校指导,学校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为企业提供心理健康、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员工培训,同时也可以对企业员工进行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培养。
第二,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可以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成立某企业的订单班。学生入学时提高学生进班要求,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企业对入班学生根据不同岗位要求进行面试录取。学校完成基本专业知识的培养,企业辅助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培养培训。
第三,建立企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更加专业化的实训场地,为订单班的学生提供更加专业且更符合企业培养要求的学习环境,学校也可以作为培训基地对企业员工进行集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