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萍 本文字数:2743
[摘 要] 伴随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重视度越来越高,为中职院校的教学革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及挑战。对“核心素养”在中职院校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核心素养”下的中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中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中职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254-02
中职院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的中职院校多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教学目标,忽视了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职院校是学生在完成初中学习后接受职业教学的学校。中职教育是职业教学的构成部分之一,目前,大约百分之五十的职业毕业生来源于中职院校。近几年,我国中职院校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但还是无法满足社会以及企业对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国中职院校应树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及时依据社会的发展革新教学体系,落实提升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中职院校应深刻认知到自身承担培育学生职业技能以及优秀素养人才的重任,不断探究中职院校核心素养教学体系,贯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院校的教学革新,在优化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以及职业技能的同时,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在中职院校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对学生的现实要求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教育现状仍无法满足经济时代以及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中职院校在优化教学体系的同时,还应重视教学质量的控制。贯彻核心素养在中职院校教学中的渗透,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中职院校强化教育管理、优化教学质量。依据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素养,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成为高素质以及全能型人才。中职院校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是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以及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使学生在社会工作中,利用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职业技能获得理想的薪资待遇。在中职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以及学习和创新能力,中职院校应注重培育学生形成优秀核心素养以及良好的学习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全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
(二)学生个体素养发展的实际要求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无法满足社会以及企业的需求,,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结构仍需完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员工有职业生涯计划,有良好的品格和德行,在面对工作压力时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素养,同时在职场中应具有良好的礼仪和团队合作意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院校在核心素养环境中进行教学改革,满足学生个体素养发展的实际需求。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才能在未来发展中更好地实现对社会的价值。中职院校的知识教育也尤为重要,在教学体系革新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优化中职院校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知,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的中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院校偏重应试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考试体制一直对我国教育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我国首次出现科举考试制度,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科举制度存在长达一千三百多年。因此,应试教育对我国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多数中职院校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学生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标准。社会将中职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检验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标准。目前,多数职业院校仍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作为教学任务,认为中职学生的成绩就是学习能力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系统性教学较为明显,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在设置考试内容时,主要为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專业素养重视度不足,导致中职院校学生对核心素养认知不够,专业技能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中职院校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多数中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师讲解专业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呈现出来。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育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践培训,学生在课堂中实践操作时间相对较少,无法深入理解教师讲解的专业理论知识,这对学生日后工作会造成不利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理解存在局限性,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整体能力,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全能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忽视培育中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没有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见解以及问题的陈述,导致中职院校教学中,教师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质量逐渐降低,中职院校的教学价值无法体现,限制了中职院校在教学体系革新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三)中职教师对核心素养缺乏深入理解
近几年,部分中职院校举办实践教学,作为加强中职学生就业率以及行业竞争力的目的,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建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性。要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对中职教师的整体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应具备讲解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引领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教师对核心素养渗透到中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知,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实践教学,而培育更好的实用型人才是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时,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技能的应用。想要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在培养中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还应优化实践教学以及内容。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理解存在误区,认为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就是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也限制了中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核心素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