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2019-09-2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李一雯 本文字数:2453
  [摘           要]  师生关系一直是我国教育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结论在不断地深化中。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把大家带进了新媒体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有何变化和发展是应该关注的问题。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全方位地理解和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关    键   词]  新媒体;师生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220-02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学者多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如邵煜翔、杨青山等人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向桂林9所高校的在读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对该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他们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构建师生关系应该把新媒体应用到师生互动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的先进性。
   一、研究背景
   在新媒体时代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交流媒介正在被逐步取代。当今社会,学生因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迅速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主流使用群体,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高,习惯在线上交流,微信、QQ、电子邮件等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沟通的必需品,地铁上、马路上、商场中甚至在课堂上也不乏低头族的身影。
   新媒体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沟通方式,在校园中体现在师生的互动关系中,合理利用媒介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保障正常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元性师生活动、充实校园文化的意义匪浅。
   二、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P.Gold mark在一份关于开发商品计划书中提及新媒体这个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一词开始被广泛运用。笔者通过知网、万方等网站检索文献了解到“新媒体”在我国学界被初次界定是在中国社科院冯昭奎所写的《新技术革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一文中。作者提到,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中的计算机化不再等同于信息化,而是要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信息化的基础。新媒体随着Web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历经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变化过程。在最初的web 1.0时代,新媒体在很多人的心中等同于网媒。在后来的web 2.0、web 3.0技术时代,一些诸如QQ、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的兴起以及网站手机客户端的出现,使“新媒体”一词的概念内涵又有了新的丰富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的概念
   对新媒体时代的界定,学者可谓众说纷纭,至今仍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三)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通常是指校园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师生关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教育教学关系、伦理地位关系、情感态度关系、交往行为关系。教育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在教学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职责;学生是接受知识、协同管理的主体。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观教学活动的制约。
   三、师生关系研究概况
   笔者通过阅读、整理、分析文献,发现我国目前的师生关系学说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主体主导说,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说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最为人们普遍认知的学说。
   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真理、获得真理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这个认识主体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陈秉公在2001年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把主体和客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和之前的不同点是,这本书中所提到的观点冲击了原先的将教育者视为主体,将受教育者视为客体的学说。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行为者”都为主体,而主体的作用对象都是客体,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双主体性”的命题,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四、国内目前关于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构建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1.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QQ等一系列新兴网络社交软件在青少年群体中所起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模式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影响力要更大。由此可知,大数据时代对原来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冲击。所以在新的背景条件下,对师生关系进行创新,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社会关系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