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静 本文字数:2701
[摘 要] 深度辅导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应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来展开。学生对深度辅导的感受、期望与评价的满意程度应成为工作的中心目标。以广西部分高校学生为例从不同角度对深度辅导的认识、需求与评价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期为今后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 学生;深度辅导;需求
[中圖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38-02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56份,回收率94.5%,其中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748份,有效率93.5%。问卷基本信息包含性别、专业、年级、政治面貌、民族、宗教信仰、是否为学生干部和生源地。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深度辅导的感受,课题组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汇总。
二、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调查学生情况:调查学生男女性别比为47.3%与52.7%。大一为40%,大二为32.8%,大三为27.2%。专业分布主要分为理工类50.8%,文史类32.7%,经管类16.5%。学生生源地主要以农村居多,占58.4%,城镇类41.6%。
调查学生政治面貌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被调查学生中中共党员占7%,团员占85%,其他政治面貌占8%。被调查学生有48%担任过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占52%。
调查学生民族比例和宗教信仰:被调查学生62%是汉族,其他民族占38%,其中壮族居多。其中关于宗教信仰方面,98.6%的学生无宗教信仰,1.4%有宗教信仰,但大都是民族内部的信仰,而非其他宗教信仰。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深度辅导的参与度
就学生参与度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同教师进行深度交流。调查中有85%的学生选择“每个学期都会与辅导员进行交流”,其中,交流次数三次及以上的比例占45%,两次的占28%,一次的占17%,未进行深入交流的仅占10%。调查结果说明深度辅导的覆盖率是较高的,大多数学生都会与辅导员进行深度交流。
就不同群体学生与教师交流次数调查结果发现:(1)男生多次交流的比例要比女生高。如调查结果中除了“没有跟老师进行深入交流”男女比例是一样之外,男生交流次数在2次及以上的比例均比女生要高。(2)不同年级的辅导次数存在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在没有深入交流的比例中,二年级最高达30%。(3)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深入交流的次数不同。调查结果显示,所有选择深入交流2次及以上的学生中,中共党员的比例是最高的。(4)学生是否为学生干部与深入交流次数有重要关联。调查结果显示,身份为学生干部的学生有45%选择与教师交流3次及以上,远远超过普通学生。
就学生角度的师生深度交流的参与度调查结果发现: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自己班级全部学生与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显然这与前面一个调查“每个学期都会与辅导员进行交流”的结果相矛盾。我们认为,深入交流大都是一对一单独沟通,会涉及很多学生隐私,因此学生及时参与深入交流也会对其他人保密;同时也可能是学生对辅导的认识程度不够,参与意识不够所造成的。
(二)深度辅导前后师生关系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深入交流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深入交流前认为师生很熟悉的学生仅占参与人数的十分之一,而深入交流后的比例直接提高了10%;深入交流前认为师生关系比较熟的占45%,交流后的师生关系也提高到了53%,对交流前认为不熟悉的17%,交流后直接下降了6%。可以发现,经过深入交流后,师生关系由不熟悉向比较熟悉与非常熟悉是大幅度提高的,说明深入交流对增加师生亲密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深度辅导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1)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平均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均在30分钟以下。如调查中有50%的学生认为当前高校深度辅导的时间在30分以下,认为超过30分但不到1小时的有34%,这都反映了师生交流时间的实际情况。(2)学生认为最合适的交流时间方面,从学生角度出发,30~60分钟被认为是最合适的。(3)不同群体师生交流方面:占总人数最少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与教师交流时间最长,交流时间大致为30~60分钟,而非学生干部大都在30分以下。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的学生要比低年级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要长,交流时间主要集中在30~60分钟之间,其中大三学生比例最高,超过50%。
总而言之,不管是政治面貌、性别与年纪怎样,还是说是否为学生干部,都呈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师生交流的时间绝大多数都集中在30分钟以下,而学生心目中的最佳交流时间均为30~60分钟。由此可见,,目前师生实际交流时间未能满足学生心目中的预期,因此时间因素可以认为是影响深入交流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深度辅导地点
深入交流的场所选择无论是对谈话者的心理还是深度辅导的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应该根据谈话对象性格以及谈话主题灵活选择谈话地点。调查结果显示:(1)办公室通常是教师经常进行深入交流的场所,有超过60%的教师表明是在办公室开展深入交流,只有20%的教师会选择专门辅导室、宿舍进行交流。(2)30%的学生喜欢在教师办公室交流,23%的学生喜欢在专门辅导室与教师进行交流,7%的学生愿意在会议室交流,19%的学生喜欢和教师在餐厅或者操场等地交流,21%的学生喜欢在宿舍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这说明一部分学生主观上还是希望去比较专业的辅导室进行沟通或者能够让人轻松的场所;其次深入交流的场所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因人因事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