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

2019-10-2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苏建军 本文字数:2542
  [摘           要]  通过对中职学校教师教科研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分析中职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中职教师职业发展困境既有观念方面的滞后,也有制度、政策和机制上的障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教师三个方面共同发力。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260-02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发展、教育创新和教育服务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教育科研。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推广信息化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离不开对教育科研活动的研究。一方面,职业教育具有不同于基础教育的特点,授课内容一般都是各行业的知识与技能,授课方式突出实训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目的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面对新技术发展趋势,教师要不断更新技术,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要求教师又是心理辅导师,面对职教新课程改革,还要加快校本课程改革与校本教材开发。但现实状况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滞后于普通教育;另一方面,还存在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专业能力要求高而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徑窄、机遇少等问题。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教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滞后于普通教育
   处于义务教育、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在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途径是比较多的,教师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教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与学校的发展方面,已是硕果累累,对参与研究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一些学校将“科研兴校,科研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口号。从国外在这方面的资料来看,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对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投入力度都很大。教师对教科研的参与度很高,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无论在教育科研方面还是专业能力方面都比较强。但在国内,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一些政治、经济、传统思维因素的制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参与研究的教师较少。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科研的动力不足,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从中等职业学校现阶段在教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教师在教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职业学校教师在教科研中存在“高原现象”。年龄在45岁以上的很多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已出现了不愿积极参与的情况。一些处在“高原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已找不到前进的动力,特别是临近退休的教师更加不能正确地认识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从而影响其专业发展。(2)教科研意识不强,途径单一。部分青年教师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上仅采取以“听课”为主的教研活动,而进行理论学习、开展课题研究的却很少,青年教师科研意识薄弱,对专业发展的内涵认识肤浅,理解不够全面。(3)有目标、有志向,但欠行动措施。部分教师有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想法,但苦于没用条件,又缺乏相关资源,常常处于有心无力、无处下手的状态。(4)一些学校领导对教科研重视不够,进行教科研活动缺少专家指导。教师可通过参加多层次的教研活动、学历进修、参观考察和到企业跟岗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拓展和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水平。一些学校领导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够重视,致使教科研活动流于形式,专业发展进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有些教师虽然有参与教科研的想法和欲望但由于受条件限制,独立开展教研活动有一定的困难,只能处于观望和等待期。
   (三)评价标准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教育主管部门用普通教育的标准来评价职业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业成绩的高低,而不能按中职学校教师对教科研的需求进行考核与评价,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职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政策、职业评价标准等方面依然参照普通高中的标准执行,不能体现中职教育的特点与普通教育的不同,没有突出以“技能为核心”“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要求。
   (四)保障机制不健全,关乎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法规、制度不完善
   提倡了多年的校企合作由于没有法律或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导致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一线实习实训缺乏制度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面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国培、省培基地多数设置在高校,,设置在企业的很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觉得自己没有合作义务,根源在于校企之间缺乏明确的法规和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导致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职业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但对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不具体,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对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制度层面上缺乏有效的保障。
   二、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除了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修炼外,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保障,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以及全社会在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