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荣晶 杨丽娜 李瑞真 本文字数:2566
[摘 要]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学校借鉴企业管理理念,融入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为例,探讨7S管理理念融入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思路,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 键 词] 7S管理理念;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20-02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动校企“双重主体”双育人,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中职院校采取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方式符合发展需求,如在校內管理中应用7S理念,效仿企业人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培养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为中职教育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支持,以提高班级管理的先进性和实效性,
一、中职学校实施7S管理的意义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育人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尽量融入企业管理的要素,应具备鲜明的职业文化特征,以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但从现下我国中职院校班级管理现状分析,传统的管理体制仍然是班级管理的主流思路,没有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及今后的职业面向。因此,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并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点问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差异性,中职学生必须在校内适应社会环境,为提高中职学生毕业就业率,引入企业管理体制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十分关键,如引进“7S管理理念”进行班级管理,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班级,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现代企业,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接受企业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现代企业职工;同时,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观念和集体观念,培养勤奋、团结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逐渐养成良好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专业素养。
二、中职学校实施7S管理的实践探索
(一)统一思想,营造良好的7S管理实施氛围
1.组织学习,统一认识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为了营造良好的7S管理氛围,我们选取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2017级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1730,美容美体1710,会计电算化1756,市政工程技术1602,工程监理1602五个班级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7S管理理念融入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我们首先分别召集了这几个班级的班主任、学生进行座谈,宣讲7S管理的内涵、意义、初步设想,让他们从内心接受这些理念;然后,对教室、宿舍进行7S管理环境方面的布置,营造氛围;再从这5个班级中选出优秀的学生成立7S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包括班主任、班干部和一般同学,团队成员参与研究和制定学生7S管理的相关评估标准及细则并组织实施,从而使班级成员在7S的文化氛围中有一种切身的心理感受,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2.摸清现状,找出对策
为了更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做到有的放矢地在班级实施7S管理,达到持续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我们制定了7S管理理念融入班级管理的调查方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他们的所思所想,然后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整理,把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汇总,为下一步制定自我评估与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3.细化要求,精细管理
为了细化7S管理中对学生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学生在主要活动区域如教室、宿舍的日常行为具体要求,作为实施7S管理检查的主要依据,如《学生7S管理良好行为习惯细则》《学生7S管理宿舍区评估具体内容》《学生7S管理宿舍区评估具体内容》。通过制定这些细则,让每个学生明白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从而形成自我约束的长效检查机制。
4.自我诊断,激发内因
根据学校及班级的具体情况及前期调查结果,我们制定了《7S管理自我评估和诊断标准》,内容包括班级卫生、宿舍卫生、课堂纪律、文明礼仪、安全等12个方面。通过建立标准,让每个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自我判断,及时纠正与养成良好习惯不相一致的行为,并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有满足感,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前行,形成良性循环。班主任也可以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日常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形成规范化管理。
5.活动引领,持之以恒
为进一步提高7S管理的实效性和持久性,使7S管理工作更具有操作性,结合7S管理自我评估与诊断标准,我们还制定了不同月份学生管理的重点事项和良好行为习惯细则,让日常班级管理与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紧密结合,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及班级的凝聚力,做到月月有重点,次次有收获,真正让学生把7S管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化于行、固化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