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云腾 本文字数:2858
[摘 要] 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由于职业学校更加注重专业课和需要学业水平考试的文化课,导致体育课在学校的地位不高;加之一些教师教学方法老套、教学内容陈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体育与健康教学低质低效。就体育与健康教学如何落实“三贴近”原则,坚持实用性、灵活性、职业指向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一些对策探索。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兴趣培养;游戏教学;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264-02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是高职院校人才的输送基地之一。中职阶段又是青年学生长知识、长技能、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加强体育与健康教学,培养他们的运动基础与健康体魄,培养他们的全民健身意识、终身体育理念是学校与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体育教师要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深入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为塑造德技兼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以兴趣为导向,进行分层分组教学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学生自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投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动因,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运动锻炼的前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开发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提高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体育课应该是十分生动活泼、非常有趣的课堂,但很多职业学校的体育课堂却是气氛沉闷、了无生趣,造成学生苦学、厌学。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照本宣科,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沿袭课前热身—教师示范—学生训练等老套,教学中唯教材是纲、千篇一律,没有考虑千差万别的学生特点,自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教师在完成国家规定学时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关注学生的运动爱好,实施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分层教学。备课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及实际运动能力,同一个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级分层分解,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严格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教学某一应学内容之后,可以根据学生兴趣,挑选有部分学生共同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指导,达到既教育全体学生,又发展个性特长的目的。如在教学跑步时,在教给学生基本要求并训练之后,让有跑步兴趣的学生继续跑步训练;允许有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舞等方面兴趣的学生在体育委员等班干部的协助组织下,参与其感兴趣的运动。课余開设一些选修课或者组织兴趣小组、体育社团,,指导有某项兴趣或专长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二、以游戏为载体,不断创新体育项目
体育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能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体能、智能和品行等方面的发展。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活动,符合中职生的心理需求,也是改变传统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注意研究教材与大纲,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探究并运用一些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体育游戏,充实课堂教学、丰富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纲要》指出,在传授必要基本技能和简单战术的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降低难度和变换规则等手段,多组织对抗性游戏或比赛,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平时教学中穿插三人四足、障碍跨栏赛、跳绳接力赛等趣味游戏,不仅可以搞活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教学《篮球》时,在热身环节,进行螺旋跑、球操等热身练习,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训练环节,开展运球接力跑等游戏,让学生进行快乐篮球的体验。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等途径获得体育游戏教学素材,结合校情、学情,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利用,不断进行教学创意,丰富教学内容。如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借助学校小山坡进行攀援、跳跃等适合学生特点的简易野外求生等游戏活动,这种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拓展训练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快乐游戏中习得体育知识与技能,并且获得社会生活体验,培养与提高他们的运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与专业相结合,拓展体育模块教学
《纲要》指出,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职业素质,鼓励学生按不同专业特点选择拓展模块A或B中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其他能满足不同专业需要的项目,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从不同系列中选择一项水上、野外、冰雪、防卫等独立运动项目。但是,一些教师仍沿袭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内容,习惯以教材为框框,以自我为中心,设计千篇一律、老套陈旧的教学活动,缺乏专业针对性、实用性,学生自然不喜欢、不赞同。上好高质量的体育课,教师要不断建议学校改善运动场地、更新体育器材等设备设施,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设计不同专业所需的体育项目,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与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分析研究专业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关系,设计一些适合专业需要、切合学生需求的体育项目,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项目训练,真正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实用性、灵活性。如保安等专业可以教学擒拿、格斗等项目,消防、建筑等专业教学攀援、速降、奔跑等项目,高铁服务、动车等专业教学生健身操、韵律操等项目;幼教、护理等专业教学自卫防身术等项目,航海、国际货运等专业教学游泳等项目。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确定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专业所需的身体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感觉体育有用而更加自觉自愿地学习。将体育与健康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服务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他们对职业环境的适应性,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尽快适应职业岗位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