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宋然 本文字数:2476
[摘 要] 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纪律意识相对淡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给班级教育管理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如何针对中职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主要从“自尊、自律、自立、自治”的“四自”教育管理入手进行实践和探索。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律、自立、自治”能力,引导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达到班级教育管理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班级管理;“四自教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194-03
中职生是高中生分流出来的一个学习群体,这一个群体由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纪律意识相对淡薄,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常出现许多问题,管理难度比较大,这让许多费尽心思的班主任都感到头疼和无奈。
如何针对这一群体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本人尝试从“自尊、自律、自立、自治”的“四自”教育管理入手,让学生学会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从而达到让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目的;从个体教育入手,让学生自我完善到促进集体完善;从班级、团队、师生协同配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情感入手,把握中职生的心理特征,把知、情、意三者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
一、自尊教育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动力
心理学家认为,自尊心理是人内在的安全需要,是人在自我人格的完整和尊严中实现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功能。“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是中职班级教育管理的一个要点。“没有自尊,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感、荣誉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炼细腻的感情的砺石!但是,为了在正在成长的人身上培养自我尊重感,教育者自己應该深深地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的个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重心长地为我们指出了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学生树立了自尊心才会自求上进,才会为班集体建设出力。
(一)榜样激励
夸美纽斯认为:“孩子们和猿猴一样爱去模仿他们所见的一切。”班主任的形象是学生心目中的“一杆秤”。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之者,范也。”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凸显其自身的表率作用。中职生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大孩子了,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强烈的自主意识和主见,相对于高中生,他们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一旦发现老师有“行差踏错”便会以“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做到”为犯错的借口,逃避责任。因此,本人在学生面前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有意做给学生看。要求学生上课、升旗、集会不迟到,我会提前到教室门口或集会地点等着学生;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会和学生一起扫地,把丢弃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左右着班级的风气,影响着班级的管理效果。因此,我始终坚信,正如洛克所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温和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
(二)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让其发扬光大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会利用班会课或其他时间,以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优点,由其他同学予以补充,一些本人不太注意的闪光点,经别人的点拨,就能发出光芒,增添自信。例如,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性格大大咧咧,不能静心学习,学业成绩中下,但有一定的绘画天赋,我发现后,推荐选她为班里出版组组长,负责班里的板报设计和绘画,并且要求她,以后学校的书法、绘画比赛都由她来负责组织班里其他同学参与,同时也要求她要有自己的作品参赛。经过她这一学年的努力,我们班出版组的业绩斐然,她的习作在校、市、省连连获奖,她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劲头倍增,学业成绩大步上升。
(三)矫正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
自尊过头就会自负,自负和自卑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行为。据调查发现,中职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较大,其行为表现“五花八门”让你都感到惊讶。如我们班有偷懒或害怕上某门课程而想装病躲在宿舍里睡觉的;有上课时老找借口要到厕所里方便的;有因小事与同学吵架而装成心脏病发作引人注意的;有热衷网络、追求享乐而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吃喝的。这种种不良行为,都需要班主任实时掌握时机加以引导。对自负的学生,我会旁敲侧击给予中肯的批评,如“不能放松,某某同学都要超过你了”;对自卑的学生,我会多鼓励多表扬,“今天你做得很好”“某某老师都在表扬你进步了”;对装病在宿舍里睡懒觉的学生,我会第一时间到他身旁对他说:“我已帮你联系好校医来看看会不会严重,我也给你父母打个电话,叫他们也过来,如能坚持就要坚持去上课,如果坚持不了,我叫车赶紧送你到医院或到家里治疗,不能待在这里,这里解决不了问题。对于学生在朋友圈里晒一些不好的内容,我一经发现,就会及时发短信提醒或找学生谈话。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使之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悄悄改正,达到“响鼓不要重擂”之效。
二、自律教育是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