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9-11-0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俞峰 本文字数:2503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获得发展,成为职业院校内的热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才能精通的实用型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重点针对实践教学提出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社会需要这类型人才的输出,通过对电气化技术专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后,各个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精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将主要提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教学思路。
  [关    键   词]  电气自动化;教学模式;问题;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2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需要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越来越多,已经远远超过我国目前职业学院专业内在读的学生。根据调查分析,工业企业最缺乏的专业性人才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设计人才,一种是专业技术性人才。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分析,专业设计人才有一定需求量,专业技术性人才则需求量较大。针对这种情况,职业院校开始与企业联合,共同打造企业需要人才,让学生可在毕业后找到符合专业内容的工作,让企业可接收更多专业技能人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电工电测、电子技术、电气控制这三项电气自动化技术必备能力,其中电气控制为整体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工作中使用最多的一项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专业,教育改革后需主要以实践为目标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课程整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需要制定教育改革后的教育目标,就要先对理论课程进行适当调整,调整依据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为原则,将课程内无法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内容进行缩减。比如,将《C语言》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两种教材中所表述的内容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教材中关于C语言学习部分,重叠度较高。C语言主要是在计算机专业编程中运用较多,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实用性不强,单片机内所用的C51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一种主要运用语言。虽然学会C语言后可以完成对C51语言的编程,但教材上关于单片机C语言编程中的内容却很少,根本无法让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所运用的C语言。这种情况让学生学习到很多专业以外的内容,而专业以内的东西却知之甚少,所以关于教材的编写,一定需要将无用、重复学习的内容进行删减,教材重编时需要以工作为导向,重新设置实用性教材内容。根据这一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教材编写组,经过商讨后决定将C语言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两门相似度较高的课程进行整合,整合的方式如下:
   1.将C语言从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任务中去除。
   2.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内容放大,由原本的一学期课程改变为如今的两学期课程。
   3.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增加C51单片机语言的教学内容。同时电动拖机与机床电气控制也由原本的两本教材整合为一种,成为电机与电气控制一门课程,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也由原来的两本教材整合成为一种,成为电气CAD一门课程等,还有很多关于课程资源整合的内容,在目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帮助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较多围绕实践内容展开。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培养为技能型人才,以便于未来在社会、企业中做出贡献。基于培养生产一线人才为目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教学目标,职业院校需要建立足够的实践教学场地,帮助教师与学生完成实践过程中的教与学。比如,PLC实验室、中级维修电工实验实训室、高级维修电工实验实训室等的实践教学基地,职业院校需加快实训场地的建设脚步,将各种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学生动手工作能力。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知识教学的相互结合,更快地让学生学习电气自动化技术,为企业及社会培养众多具有综合素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实现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为企业提升經济效益,为社会经济进步做出贡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明显提高教与学能力,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可以看出此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三)完善教学计划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教学也在跟随社会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以学生就业为教育任务,以符合企业生产为教育目标,基于以上内容,教学计划也在不断改变,规定修改时间为一年一修订。我国教育改革从2005年到现在都从未停止,教育乃国家发展之根本,不管是何种教育都在寻找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实践的教学方式,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工业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极大。职业院校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就业,帮助企业培养人才,但是实践教学过程也需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才能在实践教学时事半功倍。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理论专业课实习、实践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以及重要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实用型知识,真正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并在之后工作中学以致用,给所在企业创造收益,实现个人能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一)设计教、学、实践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模式,强化职业、创新与就业能力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