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职业素养的培育

2019-11-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刘丽蓉 本文字数:2472
  [摘           要]  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教育,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力和执行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具体工作中树立爱岗敬业、专业扎实、业务精通、科学规范自身行为和意识的职业素养。结合会计职业特殊性,详细阐述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职业素养培育问题。
  [关    键   词]  信息化;职业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82-02
   在信息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会计职业素养发展,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适应力,注重在课堂上使用超星、蓝墨云班课等辅助教学工具,并合理安排信息化教学过程,以实现职业素养培育目标,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一、中职会计职业素养培育现状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培育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首先,中职会计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比较单薄,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无法促使学生将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中职会计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缺少与实际的联系,无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其次,中职会计职业素养培育目标结构不够合理,倾向于将会计实务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作为教育重点,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缺少具有实效性的职业素养教育目标。除此之外,中职会计职业素养培育方法比较单一,,忽视课外教育行为的作用,难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针对上述情况,应积极发挥信息化时代优势,探索可行性的中职会计职业素养培育路径。
   二、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职业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做好资源储备,培育自我知识构建能力
   教育资源在中职会计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体验,激励学生积极发现、整理、运用资源。但是,在利用信息化辅助教学工具整合教学资源时,应注重考虑教学实际,再优化选择教学资源,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教法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将现代信息工具与会计职业素养培育整合到一起,将信息化资源应用到课前网络课堂、个别化学习环节中,能够通过资源的共享交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慢慢形成自我思辨构建知识内涵的职业素养。
   如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一课教学时,为了发展学生分析能力这一職业素养,让学生会使用固定资产中选项、部门、折旧科目、使用状况等具体设置,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先在课前借助现代信息工具建立(一个个人资源库)班课,结合本节课建立固定资产子账套、资产类别具体操作、原始卡片录入等重点教学内容,将电子教材、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固定资产相关内容、教学资源导入个人资源库中,供学生展开个别化学习使用。课前,学生可通过班课中教师上传的课件自主学习折旧方法、原始卡片录入方法等方面的教学资源。根据个人资源库中提供的建立固定资产子账套实例,分析建立账套的具体步骤,了解初始化设置不能修改等问题。整个过程,学生将利用信息化资源展开自主思考和分析,从中养成自我知识构建职业素养。
   (二)加强课堂互动,培育表达能力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为了培育学生表达能力这一职业素养,应注重加强中职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中的课堂互动。对课堂互动环节的组织,要科学引入蓝墨云班课等教学软件,这些教学软件能够为互动、协作的课内环节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可在线上发布学习任务和实践任务,再在线上指导学生的学习,完成课堂互动环节的组织。这种互动式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展开思考,也能够突出课堂体验,促使学生学会在特定情境下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但是,对中职会计职业素质培育中的课堂互动环节设计,要注意采取多种互动形式,包括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一职业素养真正得到很好的训练。
   如在总账业务的期末业务的教学中,为了培育学生表达能力这一职业素养,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由、有趣,可使用蓝墨云班课教学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在班课中开展互动活动。如设置“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小组任务”等活动。特别是“创建作业/小组任务”,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小组任务:通过设置公式完成期末的计提折旧的公式设置。同时,设置好任务详情、最晚提交时间。当学生完成线上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以后,再引导学生进入“答疑讨论”板块,与学生一起讨论关于公式定义内容的操作问题。通过互动,学生的表达能力职业素养将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拓展第二课堂,培育职业判断及实操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对中职会计职业素质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在对中职会计职业素质进行培育时,可发挥现代信息工具的优势,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通过活动体验慢慢养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职业素养。但是,在第二课堂活动具体组织过程中应注重为学生创造一个会计模拟演练的平台,以企业为主要的模拟对象,锻炼学生依照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准则、工作规范等,完成各种会计账务处理工作。在这样一个实践性较强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到具备良好职业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性,向优秀会计人才方向发展,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