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11-2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刘琳 本文字数:2468
  [摘           要]  为了了解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对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课堂观察及访谈,采用网络问卷方式发放课堂问题行为调查问卷,调查559名学生,结果发现课堂问题行为存在而且在性别、年级及课程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并提出应对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建议及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14-03
   2018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标志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质量建设终于有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质量年报指出我国中职教育办学质量提升明显,但仍面临巨大的困境和压力。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中职生以高发的问题行为常被社会判为“差生”,其失败体验更多。而课堂是中职教育工作质量的最好反映,也是中职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将直接影响中职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因此,对目前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分析研究非常有必要,从而有助于职业院校制定合理的预防与干预策略,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一、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概念的界定
   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在《心理学大词典》中解释为是妨碍课堂教学这一学习过程的行为[1]。我国的许多学者对此概念从不同角度做出了界定,但由于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对象的差异,对于课堂问题行为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从研究对象为学生的角度出发,周润智[2]和周月朗[3]等学者,对学生在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研究。李志等认为:“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与课堂教学目的不一致,影响自己或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4]。马彦宏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妨碍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高的行为”[5]。
   综上所述,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中职生在课堂中发生的,不以课堂学习为目的,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主要包含如下三个要点。(1)行为的主体:中职生;(2)行为的性质:不以课堂学习为目的;(3)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地违反上课纪律、干扰正常的课堂活动或影响教学效率。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中职生是指正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及问卷调查法对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进行研究。按照办学力量和地域差异,选取山东省不同类型的五所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级、专业、性别和班级状况的不同,选取其中12个班级,利用信息化手段问卷星制作网络问卷并发放,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561份,回收问卷561份,回收率100%;其中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559份,有效率达99.6%。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
   通过与部分中职生进行交谈,并对559名中职生的《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问卷》中的常见20项“问题行为”的统计结果分析,部分中职生存在课堂问题行为程度较轻;课堂问题行为比较恶劣的几乎不存在。
   从调查结果显示来看,所调查的中职生中积极的课堂行为也是存在的。90%以上的中职生上课不存在“擅自离开座位走动,,换座位”“起哄、插嘴或发出怪音”“上课不带书、笔、本”“借故离开课堂”“不恰当的使用教材或教学设备”“把妨碍教学的物品带进课堂”“用怪异行为吸引其他人注意”“不接受教育,顶撞老师”等课堂问题行为。80%以上的中职生没有“迟到、早退、旷课”“传纸条、递东西”“看小说或做其他作业”“坐立不安,东张西望”“照镜子、梳妆打扮”等课堂问题行为。但也应注意到仍有接近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上的中职生上课存在“发呆,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吃东西、喝水”“讲话、交头接耳”“上课睡觉或发困”等课堂问题行为。
   从表现的程度来看,恶劣的行为极少存在,研究中的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程度较轻,极少存在顶撞教师、不接受教育,造成教学事故的严重行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职生不存在“用怪异行为吸引其他人注意”“不接受教育,顶撞老师”“把妨碍教学的物品带进课堂”和“不恰当地使用教材或教学设备”的严重课堂问题行为。
   (二)中職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类型
   研究中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两类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在调查中发现,两种问题行为表现不同。中职学生的外向性问题行为普遍存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讲话、交头接耳;排在第二位的是喝水吃东西;后面依次是玩手机、做小动作等。
   调查发现,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外向性行为普遍虽然普遍,但内向性的行为表现更加严重。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干扰较小的内向性的课堂问题行为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安静,隐蔽性强,不会打断和干扰中职教师的授课,容易被授课教师所忽视,而这种课堂问题行为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极其低下,长期会给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三)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差异性
   1.性别差异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