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兴梅 王国栋 梁媛媛 本文字数:2504
[摘 要] 针对招投标领域存在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对其行为特点和发案环节进行总结研究,从利益驱动、制度约束、惩戒追究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招投标;发案特点;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72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204-02
招投标制度是为保障市场交易的公平竞争而设立的,其目的旨在通过市场参与主体间的有效竞争,促进各类市场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并通过公开交易方式防止徇私舞弊、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发生。《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对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预防和惩治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促进了招投标活动的健康发展。但在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下,招投标领域的腐败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违纪违法案件屡有发生。
一、招投标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特点
通过梳理招投标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当前招投标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呈易发、多发态势,且违纪类型多样,涉及环节较多,形势十分严峻。从行为方式看,招标人规避招标,投标人串通投标,中标后违法转包、分包以及虚假招标等问题突出;从行为性质看,轻者违反廉洁纪律、工作纪律,重者则涉嫌职务违法犯罪,且罪名多集中于贪污贿赂犯罪、诈骗罪以及合同诈骗罪等罪名。主要特点如下。
(一)腐败的渗透力强,窝案、串案多
从过程来看,形成链式腐败,招投标内部形成了隐蔽的非法利益链条,招标、投标、评标、标后监管等环节都存在失守现象,违纪违法行为几乎涵盖了标前、标中、标后的所有环节;从发生层级来看,形成贯穿式腐败,查处的人员中既有厅局级领导干部,也有基层村干部,涉及自上而下多个行政层级。如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李某,不经招投标,将局属企业的部分项目交由相关建筑企业施工。
(二)腐败的潜伏期长,涉案金额大
工程建设招投标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人员相对固定,处在重要权力节点的党员干部一旦被“围猎”和“攻陷”后,长期为相关违纪违法人员谋利。比如,2012—2017年,湖南省嘉禾县人民医院原院长黄松,利用职务便利在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中多次与投标人串通投标,串通投标中标金额达1000余万元。
(三)腐败的隐蔽度高,手段多样化
随着监管手段的不断升级,违纪手段逐渐向利用专业知识、相关业务程序、制度漏洞进行操纵的方向转变,行为的隱蔽性很强,不是内部人员往往难以发现。
二、招投标领域案件主要环节和作案手法
通过对招投标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分析,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标前的环节
《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应当进行招标的情形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其公开竞争交易机制压缩了违纪违法人员干预招投标的空间,因此,在实践操作中,一些业主单位往往采取多种手段规避招投标:(1)直接发包。违反招投标法律法规,将项目直接交给私自指定的人员或单位来做。(2)绕开招标。通过拆分的方式将造价高的工程肢解为多个子项,各子项的合同造价低于招标限额后,再据意向单独发包。(3)变相发包。以应急工程、特殊工程、保密工程为由,使普通招标变成定向招标或邀标。
(二)资格预审环节
在不得不进行招投标的情况下,招标单位往往通过招标条件的设置来控制招投标结果。有的在招标前与投标人私下谈妥条件,内定后进行招投标,约请其他投标人按照授意参加投标;有的利用资格预审设置“门槛”,或故意设置一些排他性条款,提高投标入围标准,排斥潜在投标人;有的在招标文件上暗做手脚,“量身定做”设定倾向性条款,为意向中的投标单位开绿灯。
(三)信息发布环节
招标信息发布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1)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应当发布招标公告而不发布。(2)不在指定媒介依法发布招标公告,或在两个以上媒介发布同一招投标信息内容要素不一致。(3)招标公告中有关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和办法规定明显不合理,造成大量潜在投标人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获知招标信息。
(四)标书编制环节
招标中招标方的标底和投标方的标书信息都是保密的,相关人员利用它的保密性搞不正当私下交易:(1)有的招标代理机构既替招标人做标书、出标底、设置相关条件,又替意向中的投标人做标书,从而达到意向单位中标的目的。(2)招标方和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向关系投标人泄露标底、技术指标参数等保密事项,为其顺利中标提供关键信息。
(五)报名投标环节
为使自己的企业顺利中标,投标企业往往采取串标、围标等不正当手段来对抗市场公平竞争:(1)投标人部分或全部串通。通过事先约定投标报价方式控制中标结果,达到抬高或压低标价的目的。(2)招标人或代理公司与投标人相互串通,通过设计和安排,让意中人中标。(3)投标企业同时借用多个资质。以多家投标单位名义参加投标,不管最终是哪一家中标,实际都是该企业中标。
(六)专家评审环节
从投标人角度看,投标人为能确保中标,往往先要买通负责随机抽取评委的工作人员,从而获悉被抽中的评委,以贿赂的方式要求其给予倾斜。从评委角度看,有的收人好处就放弃原则为请托人打极端分,有的不但自己这么做还请其他评委互相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