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现状及差异的实证研究

2019-12-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宋妍 本文字数:2562
  [摘           要]  学业自我概念反映了大学生学业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通过访谈法修订他人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向S大学680名本科生发放,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深入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差异情况。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表现和成果的评价并不积极,需重点提高大学生对自己学业能力的知觉和在学业完成过程中的愉悦体验,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发展水平确实存在差异,但此差异也受到其他变量的调节。
  [关    键   词]  学业自我概念;大学生;多因素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80-02
   一、引言
   学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学业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学业发展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在不同学业领域中的学业能力、成就、情感以及方法等的认知和评价。学业自我概念不仅能对学生学业行为和学业结果产生影响,还对学生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乃至健康人格的养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以期为相关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分层集束的抽样方法向S大学本科生发放68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6%。其中,男生212人,女生384人;大一214人,大二191人,大三154人,大四37人;文科生163人,理科生270人,工科生163人;城市学生235人,城镇学生189人,农村学生172人;父母最高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44人,中学354人,大学187人,未填11人;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有67人,3000~5000元的有167人,5000~8000元的有170人,8000元以上的有176人;是独生子女的有384人,不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的有212人;大学期间有学生组织经历的有255人,没有的340人;大学期间有学生社团经历的有522人,没有的74人。采用团体试测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填答时间大致为10分钟,现场回收。
   (三)测量工具
   采用访谈法修订郭成的《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概念量表》问卷来收集数据。经检验,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85~0.95,信度良好;另外,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问卷中提取出的四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1.45%,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值均在0.56以上,各题项的共同度也均在0.56以上;且各因素之间呈中等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53~0.71之间,效度良好。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现状
   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总均分为3.11,处于中等水平(总分5分),,而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排序为学业成就价值(3.40)>学业行为自控(3.24)>学业愉悦体验(3.07)>学业能力知觉(2.87)。
   (二)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差异性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F=3.02,P<0.05,四>三>一>二)、大学期间是否参加过学生社团(T=2.49,P<0.05,是>否)、大学期间是否是学生干部(T=4.16,P<0.001,是>否)的大学生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专业类型、家庭居住地、家庭月收入、父母最高学历、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学业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考虑到交互组合的数量和解释的简约性,本研究采取多因素方差分析将九个特征变量两两组合,得到变量组合下的交互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性别与专业类型这一组合在学业能力知觉(F=4.18,P<0.05)、學业愉悦体验(F=3.44,P<0.05)、学业自我概念(F=3.85,P<0.05)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性别与大学期间的学生社团经历在学业成就价值(F=5.02,P<0.05)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性别与大学期间的学生组织经历在学业愉悦体验(F=4.02,P<0.05)、学业行为自控(F=4.98,P<0.05)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专业类型与父母最高学历在学业能力知觉(F=3.62,P<0.001)、学业愉悦体验(F=2.28,P<0.05)、学业行为自控(F=2.497,P<0.01)、学业成就价值(F=1.877,P<0.05)及学业自我概念(F=3.271,P<0.001)上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专业类型与出生类型在学业成就价值(F=3.573,P<0.05)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家庭居住地和大学期间的学生社团经历在学业自我概念(F=3.112,P<0.05)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家庭月收入与大学期间的学生社团经历在学业愉悦体验(F=3.292,P<0.05)、学业成就价值(F=4.350,P<0.01)及学业自我概念(F=2.842,P<0.05)上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出生类型与大学期间的学生社团经历在学业能力知觉(F=4.371,P<0.05)、学业愉悦体验(F=6.016,P<0.05)、学业行为自控(F=5.467,P<0.05)及学业自我概念(F=6.804,P<0.01)上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