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对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

2019-12-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刘玉洁 张昕雨 本文字数:2454
  [摘           要]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倡导 “应用为本”的本科教育有很大的相似性,总结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和经验,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开拓了思路。
  [关    键   词]  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76-02
   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概况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数量最多、地位仅次于综合性大
  学的第二类型高等学校。据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BMBF)2018年的统计数据,德国共有高校427所,其中应用技术大学217所,占到德国高等学校的51%。2017—2018学年在应用技术大学注册的学生有917万,占德国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的37%。应用技术大学将职业教育和传统高等教育完美结合,培养的学生实际动
  手操作能力较强,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欢迎。
   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
   (一)专业设置
   德国综合大学按学科类别来设置专业,与之不同的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注重与当地产业相结合,重视学科的交
  叉复合,对接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许多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复合型专业,比如经
  济信息、经济工程等复合型专业。
   (二)课程体系
   应用技术大学以学生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为主要内容,来构建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就业需求的变化和工商业界的发展趋势来增减课程科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设置阶段化、模块化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进阶式学习模式特点。以本科专业为例,一般的修学时间通常为3.5至4年,共7到8个学期。学习阶段划分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习—专业课—毕业设计模式,有模块化特征。学习阶段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共有2到3个学期,专业学习阶段共有4到6个学期,专业学习阶段又分为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实习阶段和专业专长学习阶段。学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2.课程总量少,内容多元化,凸显实践课程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置总量虽然少,但是单门课程综合化程度高,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主要是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强化课程,实践课程主要是以项目作业和论文等考核形式结业的课程,其中实践课程比重大。
   (三)教学形式
   理论课程用讲授课、练习实训课和报告课等形式授课,实践课程以学术讨论、项目课程、实习及毕业设计(即毕业论文)等形式开展。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的授课,,教师都注重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讲授课一般由学校教授授课。教授讲授理论知识有很大的自主权和个人特色。课堂教学时他们不使用统一固定的教材,而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整理出讲义,并在学校网站的个人主页上發布讲义供学生下载。教授会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跨度大、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练习课和实训课是根据讲授课的教学内容同步进行。一般练习课和实训课由讲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报告课一般由学校外聘的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讲授。与理论课不同是,报告课的教学内容通常介绍当前最新的知识及其应用。教学活动不局限在学校教室,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可以选在企业会议厅、市政厅等地点。
   学术讨论课和项目课程是实践课程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学生必须通过相关理论课程考试取得足够的学分后,才能参加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活动通常在较小范围内的学生群体中进行。这类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完成一个项目作业或者是进行论文答辩。
   (四)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注重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的考核,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特点,有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项目作业、撰写演说报告和论文等多种形式。由于很多理论课程的实践要求较高,理论课程的考核经常采用笔试加项目作
  业、笔试加论文的考核方式。
   (五)实习和毕业设计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一般把实习安排在专业基础学习和专业专长学习之间,不同于国内实习安排在所有专业学习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样的实习安排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同时可能对专业的具体方向产生兴趣,有利于下一个阶段的教学。期间学生需要进入企业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实习岗位都是有针对性地配合当地企业的发展。
   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论文的题目大都由所在的实习企业拟定范围,选题通常是该企业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或一个
  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具体工作中,独立完成该项问题的研究。企业最终也会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考核评价,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会被企业录取聘用。因此,60%~70%的德国学生选择在企业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