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令云 本文字数:2602
[摘 要] 对目前高校应用型、实践性技能培养这一现实需要来说,想要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实践技能,除了要在课堂、学校内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与教育,更多需要学生在具体实践参与中感悟和理解。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模式,设置“企业导师”这一角色,使高校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应用水平得到真正提升。从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设置企业导师的背景及价值分析入手,分析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的角色类型及应用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企业导师;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96-02
当前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借鉴现代导
师教学制和现代学徒制、企业管理理念,形成了“企业导师”这一新模式。通过发挥企业导师的实践经验和丰富技能,弥补传统校内导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等各种问题,从而扎实推进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
一、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设置企业导师的背景
目前,各大应用型高校分别结合自身课程建设需要和资源优势,在实践性课程中,设置了“企业导师”岗位,有力推进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补充了师资队伍力量。
(一)企业导师的内涵
从导师制的具体内涵看,普遍认为导师是在某一领域具有
较高技能和丰富经验,以及形成了系统化知识理论体系的专业
性人员。现代意义上的导师,往往指的是高校或各种科研机构对其他人开展教学研究或者学习提供指导的教师或科研人员。导师制是一种现代教育模式,是某一领域资历较深者对资历较浅者
进行支持、指导和协助的学习模式。企业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称谓,该制度区别于普通导师制,是将学校导师制与现代学徒制进行融合,从而应用于员工岗位或者学生实践培训的一种全新方法。此外,企业导师的角色也被定义为学员(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经验导师”、学员(学生)职业成长的“职业导师”和企业文化(工匠精神)传播与企业形象展示的“精神导师”。
(二)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设置企业导师的背景
具体来看,该课程设置企业导师,主要从以下原因出发。
1.从时代原因看,企业导师的设置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要的结果。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优化、智能经济发展的全新阶段,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不断深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实践性课程进行优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在建设该课程时,设置企业导师这一角色,使课程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形成有效对接。
2.从课程特征看,设置企业导师是基于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的根本性要求。对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来说,主要有“应用”和“实践”两大特征,目前各大高校所具有的师资力量以及课程建设经验优势,更多在于理论研究和校内教学,在社会实践方面处于“空白”状态,企业导师作为企业内有良好经验和技能的专业性技能人才,是目前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不可缺失的“指导力量”。
3.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看,企业导师是补充实践课程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目前高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加上社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需要量不断增加,多数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远远无法达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聘請“企业导师”,设置“企业导师”这一特殊角色,将在短时期内构建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满足当前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综合需求。
4.从教学实际看,目前多数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过程缺乏健全、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未能形成科学、系统化的实践模式,大多数专业依旧从传统的“课堂本位”出发来推进课程教学,出现了课程实践粗糙、教学与实践应用不匹配、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等多种问题。因此,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价值,尤其是实践培养引向课堂之外和企业之中,将企业资源与社会力量共同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从本质上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建设的最佳效果,真正助力人才培养体系革新。
二、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的角色及价值
在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合
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了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技能培养的全面融合。同时按照实际工作中对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能模块来组织开展专业性实践教学,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及时补充和提升。
(一)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的角色
当前应用型高校实践性课程建设中,企业导师主要有专业知识宣讲类导师、技能培训类导师和管理类导师三种角色,其分别从自身工作领域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行业知识讲授、技能指导和管理知识培养的多种教育。企业导师是学生职场意识、职业定位的重要“引路人”。企业导师来自工作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当前社会对该岗位的技能、素质要求,因此能够从自身体会与具体实践视角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与引导,学生通过倾听源自工作一线的体会,便于自身形成良好的职场意识和工作规划。企业导师是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与视野拓展的“领航员”。不同于校内教师的理论优势,企业导师往往长期坚持某一领域实
践,形成了扎实的经验、技能,因此,通过发挥企业导师的指导价值,能够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企业导师是学生职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孕育的“辅导员”。各高校为学生选配的企业导师往往是在某一领域有着较高成就或者优异表率的人员,通过发挥其精神指引价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形成积极的就业心态,帮助其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