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子念 本文字数:2496
[摘 要] 坚持求真力行是培养优良学风的重要途径,优良学风对学生的全面發展、高职院校质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激励教育、自我教育、感染教育方法培养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读书之风、求真务实与精益求精的治学之风、拥有国家情怀与奉献精神的做人之风,从而培养优良学风,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
[关 键 词] 求真;力行;优良学风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216-02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由此可见,培养优良的学风,不仅需要学习知识也要参加实践。
一、求真、力行的内涵
求真,求真学问,追求真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格物致知精神;练真本领,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新时代,求真要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也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坚持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力行就是要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要学以致用,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要脚踏实地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曾说:“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这种求真的态度,熏陶渐渍,深入于人的心性,则可造成一种认真的习性,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2]求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性,求真是脚踏实地力行的垫脚石,力行是求真的归宿。求真和力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培养求真力行优良学风的必要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学风的定义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狭义的学风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在求学中的综合表现,集中指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效等优良风气。[3]本文中的学风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及相应表现行为,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学风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养优良学风,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国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担当新时代青年要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坚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培养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内在要求。学风关系到大学生的成人成才,良好的学风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求真力行的良好学风不仅要求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以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学习知识,培养学习思维与创新思维,而且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发现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价值转化。培养求真力行的优良学风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体力、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
(二)培养优良学风,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优良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是学校培养人才和提升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要培养的人才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方式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终目的要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4]这更加凸显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实践性,注重学生学习真本领,学懂弄通,积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让他们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
(三)培养优良学风,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和成长。校风既影响又决定着、反映和体现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就”,“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的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由此可见,高校优良学风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培养求真力行的优良学风,要求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提升道德情操和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