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清 张一鸣 王艳伟 王永伟 方银萍 本文字数:2658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不断优化升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深度交流融合也越发凸显。当前,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具有湾区大框架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态势、国家大力支持青年人才发展战略等政策优势,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发展可谓未来可期。但因三地面临行政体制壁垒、文化差异隔阂、城市间融合度差和资源平台对接有限等局限,相应提出国家可制定相关具体指导政策,促进各地青年文化友谊交流,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促进湾区内部城市对话合作和搭建多层次、多领域平台,实现资源有效“精准对接”等战略选择。
[关 键 词]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融合
[中图分类号] D43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249-03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发展政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国家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而推动湾区青年创新创业融合发展、激发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许多新契机。湾区建设需要高质量人才队伍,实现跨区域交流,为国家增添新的活力和鲜血。如何“讲好粤港澳青年故事”、促进三地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发展,从而为进一步解决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水土不服”等问题,构建创新创业之家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本文探讨的重中之重。
一、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融合发展新契机
当前,纵观各大理论和实践等领域发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等国家宏观政策大背景下,诸多利好政策的出台实施对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深度交流融合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探讨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可以说,从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首次提出,,从理论学术界研究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前后历时20多年(见下表)。2019年“两会”期间,国家领导、代表也深入探讨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未来发展的具体布局和构建。2019年3月初,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成立。2019年2月,国家还出台制定了最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份纲领性指导文件更为湾区未来发展蓝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到,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支持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于此,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融合便可从中寻找到更多的新契机和平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同时也为湾区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态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互联网实现“零距离”交流、世界经济格局不断提升,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思想也不断呼之欲出。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達沃斯论坛讲话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鼓励国人不断实现创新创业,努力抓住时代发展大机遇。随后,“双创”这一理念便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得到支持和运用。2018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实施更为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双创”新态势发展,以创新驱动为重要发展引擎,湾区青年可进一步为其深入交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国家青年人才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逐渐意识到人才强国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文件中特别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代表着国家的“灵魂”和“血脉”。基于此,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进一步巩固深化“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担当起开放型世界经济大国重任。[1]而立足于本文,更为确切地说,对如何放大粤港澳大湾区聚光灯效应,提高国家对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的关注和热情期望,“讲好湾区青年创业故事”是本文探讨的重中之重。
二、当前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融合面临的大挑战
尽管说,从目前来看,国家宏观大环境为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利好政策和条件,但在现实发展过程中湾区青年也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
(一)行政体制壁垒
众所周知,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华南地区是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其涉及9+2个城市,同时还可辐射延伸至周边许多城市。可以说,大湾区经济体量大、人口众多,但各地人群差异客观存在,尤其是香港、澳门和大陆内地城市之间的行政制度差异。香港、澳门和大陆内地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大独立税区以及三种货币等,港澳与大陆内地的经济、法律、金融、税务、社会福利政策种种差异而带来相应的行政壁垒。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诸如有学者认为大湾区法制建设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2]确切地说,三地往来,现实交流中确实存在许多不便,“大门开了小门不开”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同的制度体系、严格的边境管理和政治因素的隔阂等,都让三地青年交流融合受阻。[3]
(二)文化差异隔阂
因历史缘故,香港、澳门两地与大陆内地人群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依然存在许多不同。港澳青年与大陆内地交流较少,对内地人文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了解不深、不透。此外,港澳青年对大陆内地的本土风情、人文差异、生活习俗、价值取向等更是了解不多。诸多文化差异带来的局限,导致三地青年交流存在严重的隔阂,从而错过许多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融合的机会。港澳青年对内地制度法规、创新创业利好政策了解不多,信息不够畅通。[4]以上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种种问题,又再次阻碍了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融合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