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0-01-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陈虎 本文字数:2635
  [摘           要]  在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很多农民走上外出打工之路,他们的子女便成了留守儿童,這其中也包括中职生,他们交由祖辈家长教育,由此出现了隔代教育现象。这本就打破了原有的家庭结构,弱化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随之也出现了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尤其是祖辈家长文化水平较低这一客观事实,他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留守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能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从而导致家庭教育质量低下。以中职生为例,针对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策略展开研究。
  [关    键   词]  农村家庭;隔代教育;中职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58-02
   国家领导人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做出了许多论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中职学生作为留守儿童中的边缘群体,既不是成人,也不是儿童,他们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影响他们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应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针对现状提出应对措施,有效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农村家庭隔代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一)祖辈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通过对祖辈受教育程度进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祖辈年龄偏大,大都在60岁以上;第二,祖辈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都是中小学以下文化水平。这对中职生的家庭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只是在言语上督促他们,并没有实际帮助。其次,祖辈的迷信思想较为严重,这对中职生的心理成长、行为塑造、价值观等的树立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祖辈受教育程度影响,接受新鲜事物上较为艰难,思想观念难以转变。
   此外,在情感交流方面,祖辈与孩子之间缺少心灵沟通,或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缺乏情感交流和生理上的关心。中职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兴趣爱好、习惯养成、身体生理成长带来的困扰等方面都需要长辈的指导,情感上也需要关爱和理解,还有一点,祖辈只注重孩子的养育,带着补偿的心理,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就是对孩子好,认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完全是学校的责任,这种教育观念的偏差影响中职生的学习和身心成长。
   (二)农村中职学生自身的现实原因
   心理层面:农村留守中职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是他们人格塑造、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亲情关怀是他们的必需品,但现实是留守中职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们处于情感缺失的状态。
   学习层面: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他们缺乏进取心,再加上祖辈没有帮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另外,农村中职教师的教学素养有待提高,对成绩差的中职生重视度不够,加之以学习差和行为习惯差而打上心理烙印。在课堂上和个性发展上很少主动表现,久而久之,中职生对学习产生懒散和“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过分重视应试教育,看重中职学生的成绩变化和教学质量评估,把中职生的成绩与升学率联系在一起,影响着学校的声誉。新课改提出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并没有在农村中职教学中得以体现,教师忽视中职生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的养成,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只是单纯提高中职生“智”的方面,不利于中职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教师也为未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精力有限,构建教师与家长沟通平台的成本较高。再加上留守中职生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频率也屈指可数,与学校的有效沟通更是无从谈起,这就使留守中职生走在教育的盲区。也正是因为教师和中职生之间未形成良好的沟通平台,,没有调动中职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中职生的学习质量提不上去。
   二、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家庭方面
   1.祖辈要满怀信心,真正发挥隔代教育的作用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隔代教育也是如此。隔代教育一方面能够引导孩子“百善孝为先”,使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隔代教育中,祖辈们往往将“孝”放在首位,这也侧面说明隔代教育也会重视留守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很多留守中职生能够独立做日常劳动工作。虽然在劳作上会比较艰苦,但是能够磨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能拉近祖孙之间的心理距离。此外,祖辈们非常重视良好品德的教导,由于他们经历过艰苦的生活条件,所以懂得勤俭节约,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因此,祖辈要满怀信心,在孩子成长和学习的道路上多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赞扬,要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充满信心,真正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留守中职生健康快乐成长。
   2.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父母要理性认识外出打工这件事,尽快摆脱家庭经济贫困的局面,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真正想要脱贫致富是要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当然,在现代通讯发达的今天,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给孩子正确引导,必要时也可以制止。其次,多听听孩子的诉求。中职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应学会自爱。父母应正确引导及时沟通,给孩子列举一些身边熟悉的优秀人物和事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他们在家庭中的责任心,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