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如何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2020-01-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包振刚 本文字数:2537
  [摘           要]  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切合学生自身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可通过教学活动将教学地点从教室换为户外进行知识学习,并从社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在多种教学形式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获得知识,使德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72-02
   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对高水准人才需求提高,而中职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层储备力量,其学习能力和成长发展尤为重要。在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由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时,需顺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培养,使学生拥有更加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现今国民素质水平逐渐上升,但仍有部分市民自身素质水平不高,作出一些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局限。且多数学校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使德育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个人德育的重要性了解不清。培养学生德育品质,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保障国家走向更好未来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需不断加强。
   一、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意义
   (一)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需要
   我國规划社会主义发展需在和谐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实施,想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则需要人们共同付出努力,顺应国家时代建设理念,助力时代经济发展。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劳动生产力的需求不断扩大,提出更为严格的高标准要求。中职院校为顺应这一趋势,需培养多功能适用型人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在乎学生对课本上一成不变的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在其德育方面也需加大投入力度,只有德技并重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社会对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的考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职学生想要拥有更好的未来发展,只有在掌握自身学业技术的同时,具备优秀的品格和素质,才能在以后工作中得到发展机会[1]。
   (二)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教育部在新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期间,对《教育部关于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进行了思索和探究,其探究目的是为国家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结合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对各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中等职业院校需以相关理论为核心,对学生展开德育教学工作指导,其内容表达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始终围绕“教书育人”的核心教育理念,重点关注德育教学指导思想,确立中等职业教学改革内容并持之以恒[2]。要教人先育人,中职院校需将教学工作中心转移在德育教学指导上,摆正教学态度,,深刻认识德育品质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身德育教学意识,培养自身的德行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正轨,树立德育理论的指导理念,为今后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事业发展,保证德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学生进入社会环境对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长久以来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其教学质量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很难有更大的突破,对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埋下了隐患。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变化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对学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如今社会不乏大批高学历人员,但即使拥有较高学历的学生也不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且经济发展速度迅速,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导致学生容易迷失在这一社会形势当中。加上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3],各式各样的信息鱼龙混杂,其中不少的信息是存在不良影响的,这无疑是对学生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考验。由此,中职院校更应加大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德育教学条件,为学生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更多优秀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为将来应对各色社会环境建立扎实的基础。
   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学校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对德育教学工作给学生带来的重要作用有了明确的认知。但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老旧的教育理论无时无刻不阻碍着教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停滞不前。包括部分教师、学生及其家长都对教学观念存在着认识不清和思想死板的问题,不能跟随新时代发展趋势改变教育部门的发展方向,导致学生难以养成高尚的德育品德,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忽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普遍高中生和中职生在学习知识和对知识理解运用中存在一些差异,在考试中取得较低的成绩,而多数家长对中职学校有一定的偏见,这让在之前考试失利的中职生雪上加霜。从而产生消极心态和对学习产生厌烦,丧失坚持学习的动力。且中职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家长对其管理监督也相对放松,自由业余时间的增多容易让学生放松自己。大部分中职生拥有自己的手机,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上各种信息随处可见,而这种便利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有些不良网站及信息会破坏学生的思想,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的绊脚石。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