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天枢 本文字数:2495
[摘 要] 中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根据实际情况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进行论述,内容包括明白德育工作的艰巨性,注重和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学生特点培养良好习惯等。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家庭教育;课程特点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74-02
如何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好地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是中职学校领导和德育工作者应特别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要使中职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起到实际作用,就必须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提出的基本原则,必须更新德育工作观念,针对当前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实现对学生“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
一、客观认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明确德育工作的艰巨性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至今,经历了四十周年的发展与变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现在正面临着众多严峻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源质量差。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主要以就业、以技能为导向,中职学校学生在知识水平、人文修养、学习态度等方面与普通高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近几年来,中职学校招生在生源质量上越来越没有保障。
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首先,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中处于弱势,是学习成绩较差,被教师冷落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不好,而且在学校中不遵守纪律,不好管教;其次,中职学校直接面向就业,教育过程短,学习费用低,所以在中职学校就读的有很多是来自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学生;最后,大部分学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这种对自己身份认知的自卑心理更加降低了中职生的学习自信。
我校地处贫困山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里的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部分家庭存在对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他们把孩子送进中职学校就读是为早就业,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情况,和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群体,我们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一种更为自信的姿态去学习,去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实现学生对自己身份认识的转变,向成为一个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迈进。想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有优良品行的社会工作者,这对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校重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将德育工作放在學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地位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十八大以来,正式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中职学校要把对学生的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走出一条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培养合格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在新经济体制发展形势下,倡导的是合理、公平的有序竞争,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首先是对个人品行的要求,其次是技能要求。在一定的技能基础上,良好的个人品行和职业道德观有利于增强中职生的就业优势。因此,作为学校必须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位,体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不能纸上谈兵,要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加强对德育的渗透。另外,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并且要经常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美德和职业道德,提高个人素养。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从学校教育来说,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大德育观念的引导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全员性和常规性。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的思想。
三、注重和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不仅要和学生搭建一座完美的沟通桥梁,更需要与学生家长做到及时对接,让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统一战线”,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由于我校所处贫困山区环境的特殊性,绝大部分家庭主要以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加上父母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的局限,其并未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学校方面可以印发相关的宣传手册,提高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使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建立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网络,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家长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学校也不了解学生回家后的表现,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所以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与沟通,相互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庭的情况,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有利于学校实施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特定情况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让家长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