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莹 本文字数:2694
[摘 要] 主要以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农贸翻译的三维转换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生态翻译学“三生”和农贸翻译的转换关系为主要依据,从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几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使农贸翻译可以充分发挥对外商农畜产品贸易行为指导的价值与意义。
[关 键 词] 生态翻译学;农贸翻译;三维转换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32-02
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加强农贸翻译的三维转换十分重要,其不但同我国农畜产品对外贸易产业全面发展有关,还同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莫大联系。河套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优质农畜出口商品涉及80多个国家及地区,连续八年居自治区农产品出口首位。为此,相关主体需给予农贸翻译的三维转换高度重视,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比如,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将其存在的实效性最大化发挥,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我国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新高度。本文针对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农贸翻译的三维转换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态翻译学“三生”和农贸翻译的转换关系
(一)“三生”和语言维度之间的转换
在生态翻译学中,“三生”主体之间是互相依存和关联互动的动态平衡关系。在移植文本时,译者需要从语言转换角度入手,对境(翻译状态)、本(文本状态)、人(翻译群落状态)进行良好处理,从语言生态的层次入手,使“三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1]。针对语言维度的转换来讲,在农贸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农贸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语言生态环境进行充分关注,语言维度的转换需要满足语言生态环境,尤其是语言生态的大环境。并且,需要对原语文本生态与译语文本生态系统的语言生态保持平衡状态。与此同时,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需要平衡翻译群落中的诸者关系,从语言层面入手,保持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实现互动共进的目的。
(二)“三生”和文化维度之间的转换
在移植文本时,译者需要从文化转换方面入手,对境、本、人的关系进行处理,进而使“三生”动态平衡状态得到维持[2]。针对文化维度转换来讲,在农贸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生态环境中的文化生态环境,并且进行文化维度的转换时,需要适应文化生态环境,尤其是译入语国家的整体文化生态大环境,进而使原语文本生态和文化生态处于平衡状态。与此同时,需要平衡翻译群落中的诸者关系,从文化层面入手,维持各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实现互动共进的目的。
(三)“三生”和交际维度的转换
在移植文本时,需要从交际转换的层面入手,对境、本、人的关系进行处理,进而维持“三生”动态平衡[3]。针对交际维度的转换来讲,在农贸翻译时,译者需要对交际生态环境进行关注,其交际维度转换也需要适应交际生态环境,尤其是译入语国家的整体交际生态大环境,进而使原语文本生活与交际生态处于平衡的状态。与此同时,,译者需要平衡翻译群落中的诸者关系,从交际层面入手,维持各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实现互动共进的目的。
二、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农贸翻译的三维转换
(一)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度主要是对言语微观属性的一种反映,对语言形式和修辞风格进行强调,从实质上来讲就是实现最佳适应性转换[4]。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无论是在句式方面,还是词语表达习惯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汉语句子中,不一定要有主语,而在英语句子,除了特殊情况,一般都需要主语。汉语表达主要是对语义的特征进行突出,而英语的表达主要是对结构形式的强调。在汉语中,有重意合的特质,在句子成分的衔接方面,体现在上下文的情境中;在英语中,有重形合的特质,将中文翻译为英文时要求词语和句子之间需要通过连接词进行衔接转换。
针对农贸翻译来讲,翻译主要是为了对外国客商进行宣传与推介农畜产品。因此,在语言表达方面,需要满足现代英语的思维习惯,需要简洁明了,而一般情况下汉语产品介绍都具有浓墨重彩,通过强烈的渲染,对产品形象进行强化[5]。在转换语际时,译者需要对外商的阅读期待和认知水平进行优先考虑。在遣词造句时,不仅需要对英语表达习惯进行考虑,还需要对语言表达形式与修辞风格进行照顾,进而更好地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保证译语语篇是连贯得体的。
(二)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因为在性质上和在内容上,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想要防止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对原文出现曲解,译者关注原语的语言专函,并且还需要对该语言属于的整个文化系统进行适应,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对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进行关注。针对农贸翻译来讲,文化维度的转换需要注重把当地产品文化的内涵传递给外国客商,使外国客商可以对我国河套地区特产和产品质素进行了解的同时,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土文化进行体味和感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先通过汉语语内转换,尽可能地把经典中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解码,利用语际的转换,对原本文化品格进行忠实再现,使外商和意向客户可以在不经意过程中对当地蕴藏的文史风貌进行了解,进而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度[6]。
例如,在介绍巴彦淖尔产业展区时,可以引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该句话的译文为:Cattle and sheep can be seen everywhere when the wind blows across the grassland.以此對原文夸张的手法进行沿用,把作者描绘的巴彦淖尔市的自然风貌进行再现。其中产业产区用Industrial producing area进行转换翻译,对外商来讲,可以了解Industrial producing area指的是什么,满足外商的逻辑推理能力与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