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霁 刘瑞 本文字数:2540
[摘 要] 21世纪人们进入到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化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中职院校学生群体处于身心发展的青春时期,喜欢突显自我,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敏感度,信息化教学应当有效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索中职院校如何开展化工类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并提出具体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54-02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发展,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中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程极为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并且对实验材料以及仪器设备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通过仿真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与成功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索。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分析来看,教学设计必须要紧密围绕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应当结合传统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此过程中积极导入各项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数字化信息技术。中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程建设,教师必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目标,能够贴合化工生产的关键要素。例如,化工类专业课程中化学反应其操作是重点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设备安排。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了解到固定床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步骤、参数才能使学生了解基本故障,能够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采用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课件时,切记要避免“兴趣主义”,制作的电子课件必须要紧密贴合教学目标,如果只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却忽略培养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培养,导致教学目标有所偏颇,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使课堂秩序混乱。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应用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中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
(一)分析探究教学内容
在化工类专业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取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先初步了解理论基础、正常操作等相关内容。结合教学任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要求:(1)分析运行工况异常原因;(2)结合仪表显示数据信息判断化工生产运行状态。
(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当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要通过较多的实践操作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和验证,必须要了解QQ以及微信、电脑知识。学生在前3期已经了解到苯加氢装置稳定运行、开车与停车操作,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异常情况,可能会产生操作障碍。所以学生尽管有部分尝试,但是缺乏故障处理思路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
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正确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与信息化资源属于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构建教师工作网站,精品课程教学网站、仿真软件、化工生产技术仿真机房,能够最大限度地应用资源构建,沟通快速且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应当加强师生的多方交流与互动,可以由课堂逐步拓展应用电子邮箱或者是微信、QQ等实现在线交流。
三、中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是否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是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教学环节决定信息化教学是否能够科学有效地实施,所以在中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一)预习阶段
由于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中职院校教学可以借助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以及精品课程网站等各项学习资源。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登录平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为了进一步确保教学环节有效实施,可以应用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在线测验,结合测验结果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方案调整。
同时应当根据学生的测验情况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完成任务,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教学计划,,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网站进行课程动态实时更新,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了解教学安排,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二)任务确定阶段
故障分析教学属于中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由于操作十分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实践探究热情,但是化工生产具有较强的危险性,所以必须要激发学生的警惕意识。对这一情况可以有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Flash动画或者是幻灯片的形式引導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教师在导入新课程任务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化工生产的危险性,正确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通过任务确定以及多媒体教学信息的辅助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化工类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警惕心。
(三)任务实践阶段
教师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软件进行实验模拟分析,较为常见的思路就是教师先引导学生理清化学实验的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演示,能够将思路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紧密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同步模拟和操作,通过软件学习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